《三国》观后感
这个寒假, 我看了《三国》这部大型古装电视连续剧。 这部电视剧反映了三国时期三国鼎立的政治局面。 在众多人物当中, 我最崇拜的是魏国的创始人—曹操。
曹操, 字孟德, 小字阿瞒, 相国曹参的后裔。 我非常欣赏他求贤若渴的品质。 他为了求得关羽, 不惜赠送千里马 、玉帛、美女 ,且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 还上奏秦皇帝加封关羽为汉寿亭侯。 在许攸来投他时, 他竟然连鞋子都没穿就跑出大帐迎接许攸,官渡之战之所以能取得胜利,许攸功不可没。曹操的伟大就在于能够理贤下士,重视人才。但曹操自身也存在着致命的缺点。他生性多疑,导致屡次中了诸葛亮的计。因为杨修猜到了曹操的内心所想,曹操就认为杨修是个危险人物,于是找了个借口把杨修军法处置了,曹操也因此大败而归。曹操临死前夕,曾召华佗给他看病,华佗认为只有开颅手术才可医治,曹操误以为华佗要杀他,因此把华佗斩了,一代神医就这样死于一代枭雄之手,这不能不说是历史性的悲剧。 小荷作文网
后人称曹操是一代奸雄,但我不这样认为,曹操的雄才伟略是人所不及的,正如一代伟人毛泽东评价的那样: 曹操知人善用,多谋善断,这个人很行,是真男子,大英雄。“ 小 荷 作文网
刘备不能堪称枭雄,他只能称是明主,不听信谗言,他的天下是诸葛亮帮他打下来的,几乎所有事情,他都需要诸葛亮来出谋划策,后来,他却为了替自己兄弟报仇,丧失了六十万将士的性命。六十万啊!他举的可是倾国之兵啊!难道他没有想过曹操会趁此机会攻打四川吗?朝中虽有诸葛亮等人把持,可兵力不够,如何抵挡?刘备有时的表现是不顾大局,有时还有点惧强之嫌,,不然,在捉了刘岱之后为什么不把他杀了,既然你已和曹操为敌,对待俘虏只有招降和斩首两种,他这么做就是就惧怕曹操的势力。因为当时刘备的势力还不及曹操的十分之一。而曹操的主力部队在袁绍那里,所以没有一举歼灭刘备,使得刘备侥幸逃过此劫才一步步壮大起来的。
刘备的得力助手诸葛亮堪称一代奇才,他知天时,晓地
《三国》观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