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目标成本规划解析——兼议邯钢经验与目标成本规划的区别.doc.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目标成本规划解析——兼议邯钢经验与目标成本规划的区别【摘要】本文深入分析了目标成本规划法所体现的战略性成本管理思想, 认为目标成本规划的中心问题是如何设计和传递各种成本压力。本文的分析还表明, 虽然邯钢经验与目标成本规划在某些具体做法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两者之间是具有本质性区别的。【关键词】目标成本规划邯钢经验随着全球性竞争的日益加剧以及商品市场因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而进一步被细化,企业要想生存, 就必须擅长开发新型的并能满足消费者质量与功能方面需求的产品。能够确保这种产品的开发并获取足够利润的手段就是采用目标成本规划。目标成本规划的英文全称为 Target Costing ,国内有学者将其译为成本策划或成本企画,也有人称之为目标成本法。我们认为, 前两种叫法忽视了目标( target ) 的地位, 而后一种称谓又混淆了 Costing 与 Cos t 的语意。目标成本规划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被日本企业广泛采用, 大大增强了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 该方法开始被欧美的企业所引进, 并引起了欧美学者日渐浓厚的研究兴趣。 1995 年之后,我国学者对目标成本规划也开始给予关注,做了许多介绍和分析, 并有学者认为邯钢经验的出现标志着我国也存在运用了目标成本规划的案例。我们认为,邯钢经验与目标成本规划虽然存在许多偶合,但邯钢经验决不等同于目标成年规划。为说明我们的观点, 本文拟对目标成本规划进行更深入的解析, 并以此为基础对邯钢经验与目标成本规划进行比较。一、目标成本规划的基本原理目标成本规划从本质上看, 就是一种对企业的未来利润进行战略性管理的技术。其做法就是首先确定待开发产品的生命周期成本, 然后由企业在这个成本水平上开发生产拥有特定功能和质量的并且若以预计的价格出售就有足够盈利的产品。目标成本规划使得“成本”成为产品开发过程中的积极因素, 而不是事后消极结果。企业只要将待开发产品的预计售价扣除期望边际利润, 即可得到目标成本, 然后的关键便是: 设计能在目标成本水平上满足顾客需求并可投产制造的产品。在日本, 企业已经不再把目标成本规划看成是一项独立的工作, 而是整个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一部分。由于产品的开发是企业内部事宜, 决定了在运用目标成本规划时可以存在许多不同的具体做法。但是, 目标成本规划的共性又是什么呢?为了得到这个答案, 美国管理会计学家库珀和斯拉莫得对运用目标成本规划较为成熟有效的七家日本公司( 包括丰田和尼桑公司) 进行了为期数月的考察, 在经过高度提炼和规范之后, 将目标成本规划的过程划分为如图 1 所示的三个部分( Cooper and Slanmulder,1999 )。(略) 目标成本规划的过程首先从如何满足市场以及顾客对产品的性能、质量和价格的要求入手。“市场驱动的成本规划”过程的关键是市场分析。在这个过程中, 要确定一个市场所允许的产品成本, 再将这个可允许的成本所代表的竞争性成本压力传递到产品开发与设计者身上。“产品层次的目标成本规划”过程就是要促使产品的开发设计者朝着“许可成本”的目标发挥创造力。企业一旦确定了产品层次上的目标成本, 它又会将产品目标成本分解到零部件的层次上, 以此又将成本压力转移到供应商身上。这样, 供应商也必须想方设法去设计、生产企业所需的零部件, 从而保证供应商在将零部件卖给企业时也能

目标成本规划解析——兼议邯钢经验与目标成本规划的区别.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072510724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