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初中地理教学论文 浅谈地理新课程中的环境教育.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地理新课程中的环境教育
 
摘要:本文根据地理新课程的要求,紧密联系地理教学与生活实际,重点论述了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方法,使学生明确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逐步养成关心和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关键词:环境问题   环境教育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正在重新审视自己以往所走过的历程,总结过去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而高速发展经济所带来的严重教训,努力探索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这些都给地理学科以及地理课程的改革提出了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这充分说明环境教育已经成为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地理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适时地对学生实施环境教育,让学生正确认识环境问题,树立良好的环境觉悟,养成文明的环境行为习惯,从而投身于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的行列。
教师要紧密联系教材,指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逐步明确: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索取生活资料的来源。但是进入20世纪,由于世界人口剧增,森林草原面积锐减,造成土壤退化,沙漠蔓延。工业化进程过快,大气污染、海洋污染严重,臭氧层遭到破坏。进而使物种灭绝,自然灾害倍增,能源几近耗竭,产生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加上世界地区冲突不断,战争使用大量化学武器,加重了环境的破坏程度。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的环境问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逐步成为环境保护的主力军。
一、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重要手段,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知识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在地理教材中,有关环境教育方面的知识内容相当丰富,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他们对环境问题的兴趣,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如:地理教材(八年级上册)“中国的气候”中,在学生了解了沙尘暴的有关知识后,教材就提出:有人警告:“‘一旦内蒙古东部的草原没有了,北京和天津也就没有了!’这不是危言耸听?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教师在课上要抓住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明白沙尘暴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植被稀少、气候干燥等原因造成的,并给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然后教师介绍近几年来其他沙尘暴频繁国家治理和预防的措施。最后启发学生明确我国西北华北地区多为干旱沙尘暴,有效的预防措施为农、林、牧相结合,改善生态环境,选择耐旱作物,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改善耕作制度。
   在“中国的自然资源”这一章,教师要把握住教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借助于一系列生动的案例,启迪学生科学、深刻地认识我国的自然资源状况。如教材除讲述了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外,对海洋资源也进行了重点阐述,使学生认识到开发和保护“兰色国土”的重要性,分析了北方缺水的原因和所引发的环境问题,在此基础上论证了“南水北调”的重要性,即肯定了我国的“地大物博”,但又明确指出人均资源的不足,论证了走资源节约型发展道路的重要性,贯彻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思想。
二、在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地理课程要充分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型课程,从而拓展学生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要求。”因

初中地理教学论文 浅谈地理新课程中的环境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aokaishui123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