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三篇
热爱生命
(法)蒙田
文体常识
随笔是散文中特殊的一种,写随笔就像与
邻家谈心般轻松,没有任何的负担,没有
华丽的辞藻,严密的结构。随笔的形式可
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随笔也不受字数的限制,篇幅长短皆由内
容而定。写随笔最重要的是要表达出写作
的意图,或是一种快乐的心情,或者是
点小感悟,或是一个新观点
散文与随笔的区别
随笔主“理”,是说理的,重“讲谈”
色彩,较为冷静;而散文主“情”,是抒
情的,重“自白”色彩,较为热烈。随笔
面向人生,咀嚼人生况味,重哲理感悟;
而散文面向内心,剖露人性奥秘,重生命
体验。随笔讲求“文化”品位,读之能增
人智慧,令人玩味不尽;而散文祟尚“人
性”深度,读之能开启性灵,使人净化灵
魂
随笔与杂文的区别
随笔与杂文都重说理、讲个性、富理趣,
但是也有区别:首先表现在取材上,杂文
取材多为抨击时政、针砭时弊,往往“小
中见大”;随笔在取材上比杂文要
软”“淡”一些(多为
流题材
往往是“小中见趣”。其次表现在笔调上
的区别,杂文“犀利”
往寸铁杀人
“当头一击”即制强敌于死地,诚所谓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随笔较为“闲
适”,常常从容道来,温文尔雅,总不失
“绅士”风度。另外还表现在语言色彩上
杂文条朋“刺
比较辛辣;随笔推崇
,较为惬意。
情境导入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
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
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
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
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
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人,应当
赶快生活。
一奥斯特洛夫斯基
情境导入
个死囚在临刑前被突然告知:你如果能端着一碗
水绕皇宫走上一圈而滴水不洒,你就会被国王赦免。死囚
答应了。皇宫周围高低不平,还有许多台阶,观看的人起
哄,而死囚只是死死地盯着碗里的水一步步地走了大半天
终于走回到了出发点,竟然一滴水也没有洒出来。人群沸
腾了,国王也非常高兴,问他:“你怎么能做到滴水不洒
的呢?”死囚回答说:“我端的哪里是水,分明是我的生
命啊!”人生只是一个竞技场,当你扮演自己的角色在场
上自由呼吸着生命的空气时,也许你并没有觉察到,生命
自由的宝贵,而一旦将失去这些,除了懊悔与自责外,更
多的是加倍珍惜。我们如何热爱生命,珍惜生命,让生命
绽放出绚丽的色彩,那就让我们品读这三则短文吧!
命
热爱生命
第一篇
蒙田(法国
热爱生命
Sweet
Pea
蒙田,(1533年2月28
日~1592年9月13日),一译蒙泰
作者简介
涅。法国思想家、散文家,欧洲
文艺复兴后法国重要的人文主义
文学家。16世纪的作家中,很少
有人像蒙田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崇
敬和接受。他是启蒙运动以前法
国的一位知识权威和批评家,是
位人类感情的冷峻的观察家,
也是对各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
化进行冷静研究的学者。蒙田是
法国加斯科涅郡人,出身新贵族
祖上是波尔多的富商。他早年学
习拉丁文,在波尔多市
蒙田
中学毕业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深居简出,闭户
读书思考。后来,在政府部门任职,成为波尔多
市议员,两度选为波尔多市市长。他当过15年文
官。后辞官回乡,1562年他皈依天主教。他也
喜欢出游,曾游历瑞士、意大利等地,留意各地
人情风俗。他把读书心得、旅途见闻、日常感想
记录下来,日积月累,汇成《随笔集》2卷,又
译为《随感录》,于1580年出版。
1587年重回故乡旧居时结识了对他狂热崇拜
的德古内小姐,其关系一直保持至作家逝世
《蒙田随笔全集》就是古内小姐根据蒙田在笔记
蒙田
上的大量注释和增添内容集结而成。经过四百多
MENGT|AN年的考验,历史证明了蒙田与培根等伟大作家
样是一位不朽的人物。其随笔是“世上同类体裁
中绝无仅有的。”
热爱生命——蒙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