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灌水方法与灌水技术02.ppt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3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二章灌水方法与灌水技术农业水利工程系 2006 年5月第一篇灌溉工程第二节地面灌水方法(2) 本章的教学目的: 了解灌水方法的分类、特点及其适应条件; 了解各种灌水方法的基本要求、灌水质量的评价指标; 掌握地面灌水系统、喷、微灌系统的规划与设计。教学重点: 地面灌水技术的改进与喷灌、滴灌系统的规划与设计。第二章灌水方法与灌水技术第二章灌水方法与灌水技术第二节第二节地面灌水方法地面灌水方法一、概述一、概述二、畦灌二、畦灌三、沟灌三、沟灌四、淹灌四、淹灌地面灌溉是通过灌溉水在田面上的流动与向土壤中下渗同时完成的。灌溉水由田间渠沟或管道连续进入田块后,迅速沿田面的纵方向推进,形成一个明显的湿润前锋,水流边向前推进, 边向土壤中下渗,也即灌溉水流在继续向前推进的同时就伴随有向土壤中的下渗。第二节第二节地面灌水方法地面灌水方法一、概述一、概述地面灌溉水流推进过程 FLASH 1. 地面灌水田间试验在进行地面灌水的田间试验中,应准确测记向田间开始供水的时间和引入流量;准确记录田面水流到达各测点距离的时间, 即到达各水流推进长度处的推进时间、相应的水流深度,以及水流由各测点消退的时间。第二节第二节地面灌水方法地面灌水方法 2. 地面灌溉理论分析第二节第二节地面灌水方法地面灌水方法描述地面灌溉水流运动的数学理论有: 流体动力学理论模型; 零位惯性量模型; 运动波理论模型; 水量平衡理论模型。目前在地面灌水方法中,普遍采用水量平衡理论模型来确定灌水技术要素和进行设计。 2. 地面灌溉理论分析第二节第二节地面灌水方法地面灌水方法地面灌溉水量平衡原理:在一定时间内进入田块的水量应当等于在该时间内渗入土壤中的水量与继续沿地面流动的水量之和,即 1)水流推进函数: 2)土壤入渗函数: b aT X????? ll zdx dxy qt 0 0an ktZ?地面灌溉方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最主要的一种灌溉方法,据统计全球采用地面灌水方法的灌溉面积占总灌溉面积的 90% 左右,我国现有灌溉面积的 97% 也是采用这种灌水方法。优点: 投资少;田间工程简单、易行。缺点: (1)为确保灌水均匀,对土地平整度要求很高; (2)采用渠系输水时,沟渠占地较多(渠系占地 10% 左右); (3)灌水管理时要求劳力多,不易实施自动化; (4)用水量多,地表因全面湿润而蒸发损失大。第二节第二节地面灌水方法地面灌水方法一般将地面灌溉方法分为畦灌、沟灌、淹灌和漫灌。近年来迅速推广应用的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简称管灌)技术只是利用管道代替渠道输水,进入田间后仍属地面灌溉的范畴。此外,传统的地面灌溉多采用连续的灌水方法,新近出现的波涌灌技术则将其改进为间歇性的灌水技术,可起到节水和灌水均匀的作用。主要介绍: 畦灌沟灌畦灌第二节第二节地面灌水方法地面灌水方法沟灌二、畦灌在田间起土筑田埂,将田块分割成许多狭长地块(畦田),水从输水沟或直接从毛渠放入畦中,畦中水流以薄层水流向前移动,边流边渗,润湿土层的灌水方法。畦灌第二节第二节地面灌水方法地面灌水方法

灌水方法与灌水技术0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875845154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4-1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