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七巧》教学设计.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课文《乞巧》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通过两年多的语文学习, 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一些基本技巧,
已有一定的知识积累。 特特是多数学生养成了课前预习的习惯; 大多学生思维敏
捷,富有一定的想象能力;普遍学生极具好奇心,喜欢一些生动的神话故事。
学习目标:
1、认识“乞、霄” 2 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情感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
学习重点、难点 :
1、 理解诗句的意思。
2、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课前准备:
1、教学课件、古典音乐。
2、搜集诗人林杰的资料。
3、了解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从故事引入课题
1、讲述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2、教师:故事与我国一个传统节日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家知道是什么节日吗?
(教师相机板书: 乞巧)
二、自读自悟,整体感知古诗
1、认记“乞”字。
对于“乞”字,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区分“乞”与“气” )再读课题。
2、理解“乞巧”
你知道“乞巧”是什么意思吗?快打开书看看注释吧。
3、除了题目,你还能在哪儿找到“乞巧”这个词呢?(在诗句的第三行)第二
个“乞巧”与题目的“乞巧”意思一样吗?我们先打上问号,等一下再来理解。
4、认识诗人
有谁知道诗人林杰是怎样一位诗人呢?介绍一些大家想知道的内容。
5、初读古诗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2)朗读要求: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学习古诗中的生字,并把古诗读通顺。
6、检查自读情况。
( 1)指名朗读,学生评价。
正音:(宵——霄 )(“宵”是宝盖头,“霄”是雨字头)(宵——晚上,霄——天
空)
7、书写“ 霄”
教师示范书写,学生看后练习。
8、再读古诗
三、品读鉴赏,体会诗歌意境
(一)学习第一、二行诗
1、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 碧霄)(板书:看碧霄)
师:你能想象出“碧霄”的样子吗?(学生说)
出示课件:夜空图。学生欣赏并朗读诗句。
师:七夕这天看到这样的“碧霄”你想到了什么呢?(引导学生回答:牛郎织女
在这天晚上渡河桥相聚。 )(板书:渡河桥)
2、牛郎和织女见面了以后,你仿佛听到他们在说什么呀?
师:多么幸福的场面啊! (板书:幸福)
3、师:我觉得他们一年才相聚一次实在是太少了,如果你是王母,你会怎样做
呢?(指名回答)
当时的人们也想让他们幸福地过日子, 所以,在七夕的晚上, 人们看着天空就会
想起(读诗句:“牵牛织女渡河桥” )
(二)学习第三、四行诗
过渡:织女心灵手巧,人们是怎样向她学习的呢?读读第三、四行诗。
1、生自由读三、四行诗。
2、汇报
师:人们是怎样向织女学习的呢?在第三行诗中有个词告诉了我们。 (乞巧)
师:这“乞巧”又是什么意思呢?(结合课后资料袋回答)原来这就是乞取智巧
的意思,那少女 是怎 乞巧的呀?(穿 )来, 句吧。 (生 第四行

a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七巧》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jc201601
  • 文件大小67 KB
  • 时间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