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朝代年表
朝代
延续年数
都城
开国皇帝
夏朝
前2070年——前1600年
阳城
禹
商朝
前1600年——前1046年
殷
汤
西周
前1046年——前771年
镐京(今西安西南)
周文王姬发
东周
春秋
前770年——前475年
洛邑(今洛阳)
周平王姬宜臼
战国
前475年——前221年
洛阳
秦朝
前221年——前206年
咸阳(今西安附近)
始皇帝嬴政
西汉
前206年25年
长安(今西安)
汉高祖刘邦
新
9年——25年
长安
王莽
东汉
25年——220年
洛阳
汉光武帝刘秀
三国
魏
220年——265年
洛阳
魏文帝曹丕
蜀(汉)
221年——263年
成都
汉昭烈帝刘备
吴
222年——280年
建业
吴大帝孙权
西晋
265年——317年
洛阳
晋武帝司马炎
东晋
317年——420年
建康
晋元帝司马睿
南
朝
宋
420年——479年
建康
宋武帝刘裕
齐
479年——502年
建康
齐高帝萧道成
梁
502年——557年
建康
梁武帝萧衍
陈
557年——589年
建康
陈武帝陈霸先
北
朝
北 魏
386年——534年
洛阳
魏道武帝拓跋珪
东 魏
534年——550年
邺
魏孝静帝元善见
北 齐
550年——577年
邺
齐文宣帝高洋
西 魏
535年——556年
长安
魏文帝元宝炬
北 周
557年——581年
长安
周孝闵帝宇文觉
隋朝
581年——618年
东(洛阳)
隋文帝杨坚
唐朝
618年——907年
长安
唐高祖李渊
五代十国
后 梁
907年——923年
大梁(开封)
梁太祖朱晃
后 唐
923年——936年
洛阳
唐庄宗李存勖
后 晋
936年——947年
汴梁(开封)
晋高祖石敬瑭
后 汉
947年——950年
汴梁(开封)
汉高祖刘暠
后 周
951年——960年
汴梁(开封)
周太祖郭威
宋朝
960年——1127年
东京(开封)
宋太祖赵匡胤
南宋
1127年——1279年
临安(今杭州)
宋高宗赵构
辽
907年——1125年
上京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金
1115年——1234年
中都(北京)
金太祖阿骨打
元朝
1206年——1368年
大都(北京)
元世祖忽必烈
明朝
1368年——1644年
北京
明太祖朱元璋
清朝
1636年——1911年
京师(北京)
简论中国古代文学体裁的发展
(一)
中国是伟大的文明古国,在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我们的先人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丰富多样的文学形式不能不成为其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文学形式不断地创造和融合、更新与超越,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演变的主要原因和线索之一。所以,研究古代文学体裁的发展是十分有意义的。
我国古代的文学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就其每一种形式而言,都是有它独特的发展历程的。从上古时代的结绳记事,到文字的长生,再到最早的文学样式——原始诗歌的出现,及至后来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的产生与爆炸式的发展,形成中国古代文学林林总总、汪洋澎湃的景象,可以说,某种角度看,中国古代文学史也是一部文学形式的演变史。自魏晋以来,文体研究历来都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许多文学批评其实也就是文体批评,如《文心雕龙》实际上就是一部文体学研究的代表性著作。在《文心雕龙 ·体性篇》中提到了八体,实际上是文章的八种风格。
文学体裁,是指一切文学作品的种类和样式。这是当代比较普遍承认的一种观点。但这也只是一个简明概括的说法,还不能完全说清这个概念。因本文所涉及的内容是古代的文学样式的发展,所以采用此说。
(二)
中国古代诗歌的起源,一般认为是以原始歌谣的产生为标志。例如有一首《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是原始生产和生活的再现。可以认为是我国古代诗歌的开篇之作。另外,早期的诗歌还有《周易》中的卦爻辞,都是我国诗歌的早期形式。
我国古代诗歌体裁形成与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当属《诗经 》。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公元前十一世纪)至春秋中
中国朝代年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