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11月普外科业务学习胃穿孔样稿.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普外科业务学习统计
时间
11月20日
下午:16:00—17:00
地点

主持人
副主任医师
主讲人

参与人员
胃穿孔 
  最多见于胃溃疡,是溃疡病最严重并发症,是一般外科最常见急腹症之一,常发生胃窦前壁小弯侧。溃疡穿孔发病率为全部溃疡病例5%~10%,约占溃疡病住院病例20%~30%,穿孔并出血约占10%。临床上急性穿孔多见,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发病率要多于胃穿孔,约占全部溃疡急性穿孔90%,青壮年多见,多发生十二指肠前壁。胃穿孔多见于50岁以上中老年,有少许病人为胃癌穿孔。穿孔发生含有季节性,冬季发生穿孔者最多。 
 疾病介绍 
  胃穿孔是胃部病变向深度发展,胃壁变薄,或加上胃腔内压力忽然增加,可向腹腔穿破,食物、胃酸、十二指肠液、胆汁、胰液等含有化学性刺激胃肠内容物流入腹腔,造成猛烈腹痛,引发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疾病分类 
溃疡病穿孔依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穿孔类型关键取决于溃疡部位,其次决定于溃疡发展进程和周围组织器官。溃疡在胃或十二指肠游离面,前壁或上下缘,往往产生急性穿孔,胃和十二指肠内容物流入游离腹腔,引发急性腹膜炎。穿孔甚小或很快被堵塞,尤其是在空腹时发生,腹腔污染仅限于右上腹部,这种穿孔常称亚急性穿孔。溃疡在胃或十二指肠后壁,在向深部发展时,多逐步和周围组织形成粘连,表现为慢性穿透性溃疡,属于慢性穿孔。急性穿孔临床多见,其次是亚急性穿孔。
 
发病原因 
   胃穿孔关键见于胃溃疡穿孔,还有少许胃癌穿孔,偶见于洗胃、胃镜检验、腹部撞击等情况。 
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 
   急性溃疡穿孔关键原因是活动性溃疡基底组织坏死,穿透浆膜层,致胃腔和腹腔相通。溃疡穿孔后,含有食物、胃液、胆汁、胰液等胃十二指肠内容物流入腹腔,首先胃酸、胆汁等刺激引发化学性腹膜炎,产生猛烈连续性腹痛。数小时后,胃肠内容物流出降低,而腹膜刺激所致渗出液增加,胃肠流出物被稀释,腹痛可临时减轻。通常于8~12小时后,因为腹腔内细菌生长和繁殖,形成细菌性腹膜炎,引发肠麻痹、败血症及中毒性休克。慢性穿孔时因溃疡在向深部发展时,多逐步和周围组织形成粘连,表现为慢性穿透性溃疡、胃胆囊瘘或十二指肠胆囊瘘。 
临床表现 
   多有长久溃疡病史和近期加重病史,但约10%病人无明确溃疡病史。饮食不妥、情绪改变等可诱其发生。溃疡穿孔临床经过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早期) 骤发性猛烈腹痛,如刀割样,呈连续性或阵发性加重。疼痛初始在上腹部或剑突下,很快波及全腹,仍以上腹部为重,有时伴有肩背部放射。如胃内容物沿右结肠旁沟流至右下腹,可发生右下腹痛。因腹痛猛烈,可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冰凉、冷汗、脉搏快、呼吸浅等,常伴有恶心呕吐,可出现休克。  查体可见病人急性痛苦面容,仰卧拒动,腹式呼吸减弱,全腹有压痛、反跳痛,腹肌担心可呈“木板样”强直,肝浊音界减小或消失提醒气腹存在。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腔穿刺可抽出胃肠内容物。  第二阶段(反应期) 穿孔后1~5小时,因患者腹腔渗出液增多,流入腹腔胃肠内容物被稀释,腹痛可临时减轻,患者自觉好转,脉搏、血压、面色和呼吸也恢复常态。但仍不能做牵涉腹肌动作,腹肌担心、压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急性腹膜刺激征象仍继续存在。
  第三阶段(腹膜炎期) 在

11月普外科业务学习胃穿孔样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业精于勤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