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男性视角下的女性形象.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男性视角下的女性形象
李玲
西方传统文化中的女性原型
夏娃与圣母
格林童话《白雪公主》
问题
皇后为什么嫉妒白雪公主?
2、拯救白雪公主的根本性力量是什么?
白雪公主将来的生活会怎样
西方传统文化中的女性原型
夏娃与圣母
(一)夏娃型女性:
A、《圣经》文学中的夏娃
夏娃的故事表明:(1)女人容易受到撒旦的蛊惑
容易走上邪恶之路;(2)女人对男人富有影响力,
能够使得无辜的男人走入歧途。
为什么这样想象夏娃呢?(1)表达的是男性对人
性自身某些破坏性因素的恐惧;(2)表达了男性
把这种令人恐惧的破坏性力量归罪于女性的思路。
西方传统文化中的女性原型
夏娃与圣母
B、西方文学中的夏娃型女性(“妖妇”型女性)
●代表人物: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中的麦克白夫人
格林童话中嫉妒白雪公主的皇后、劳伦斯小说《查太
莱夫人的情人》中的白黛。
这些女人的特点:(1)个性强悍、凶狠狂暴,破坏
秩序;(2)不得善终。
以厌憎、恐惧的态度设置这类女性形象,表现的是男
权文化对女性生命力、女性自主精神的压抑。
西方传统文化中的女性原型
夏娃与圣母
(二)圣母型女性
A、《圣经》文学中的圣母
圣母是童贞女与母亲这两类男性最渴求的女性
形象的整合。
男性以赞美的态度塑造出这类女性形象,是根
据男性自己的需求而不是根据女性自我的生命
逻辑来塑造女性榜样的。
西方传统文化中的女性原型
夏娃与圣母
B、西方文学史中的圣母型的女性(天使型女性):
●代表人物:莎士比亚笔下的苔丝德梦娜,托尔斯泰笔
下的吉提与娜塔莎。
●苏珊·格巴和桑德拉·吉尔伯特的观点:这类女性是
“生活在死亡中”,因为她们回避了女性自我,回避
了女性的自由意志。
吴尔夫的观点:妇女如果要进行创作这种创造性活动
的话,就必须杀死这类家庭天使。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女性原型
“我们且看古人的良法美意罢—天有十日,
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
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
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
《左
传》昭公七年)但是‘台’没有臣,不是太苦
了么?无须担心的,有比他更卑的妻,更弱的
子在。而且其子也很有希望,他日长大,升而
为‘台’,便又有更卑更弱的妻子,供他驱使
了。”(鲁迅《灯下漫笔》)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女性原型
辨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和谐观念:
“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
“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
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女性原型
中国儒道文化的思维特色:人格修养与角色意
识方面的界定不同
(1)人格修养方面:强调阴阳互补、阴阳平
衡的辩证关系,尤其尊崇阴性品格
(2)角色意识方面:强调阴阳的角色分工,
确定了阴不可以越界而居阳位的基本准则。这
实际上就在思维中确立了阴阳关系中阳为矛盾
的主要方面、阴只能居于矛盾的次要方面的角
色意识。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女性原型
(一)贤妻良母
代表人物:孟母、岳母
贤妻良母,是儒家父权制文化系统内的
辅佐性角色。这种角色定位赋予女性
定的主体意识、社会地位;但单一的角
色意识压制了女性的其他生命需求,造
成异化。

男性视角下的女性形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