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往而开来——《公共安全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要求》标准系列专访 2014 年1月 9-10 日, 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主办的《公共安全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要求》国家标准技术交流会在北京元晨鑫国际酒店顺利召开, 会上《公共安全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要求》国家标准正式颁布实施。标准的颁布是中国业务持续管理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为此小编走访了中国业务持续管理( BCM )专委会主任陈建新先生,秘书长胡韬先生,希望获得关于标准的更专业的认识。“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专访 BCM 专委会陈建新主任小编: 陈主任您好! 在今日举办的《公共安全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要求》国家标准技术交流会上正式颁布实施了我国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国家标准, 业界认为这是 BCM 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式的大事件, 而如今很多人对 BCM 还不是十分了解, 您能简单谈一谈究竟什么是 BCM 吗? 陈建新主任: 好的! 我在此就简单谈一谈什么是 BCM ! BCM 就是业务持续管理英文名 Business Continuity Management 的缩写!业务连续性( BCM )是由业务驱动的综合学科,跨越了风险管理、灾难恢复、紧急时间管理、安全管理、知识管理、危机通信和公共关系等多个学科, 其核心是保障企业业务持续运行。业务连续性管理是识别对组织的潜在威胁以及这些威胁一旦发生可能对业务运行带来的影响的一整套管理过程, 该过程为组织建立有效应对威胁的自我恢复能力提供了框架, 以保护关键相关方的利益、声誉、品牌和创造价值的活动。作为一种整体的管理流程, BCP/BCM 能够及早确定可能发生的冲击及对企业运作造成的威胁, 能够提供合理的架构有效阻止或抵消不确定事件造成的威胁, 保证企业日常业务运行的平稳有序。小编:好的!就陈主任所言, BCM 是一种一体化的管理流程,也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那么,您能谈一谈 BCM 的发展历程吗? 陈建新主任:在 20 世纪 60 年代末, 计算机系统在解决系统持续运行的问题时, 率先对单点故障采用了冗余措施。这是最早体现业务连续性管理( BCM )思想的方法。之后, BCM 经过逐渐的发展,而今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 成为了信息化建设和公共安全的重要内容,也将逐渐形成了一种责任和文化。在国际上,以英国、美国、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等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成为业务连续性管理的主要推动力, 并将这种推动力体现在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行业层面的规范以及企业层面的实施等方面, 制定了业务连续性管理方面的国家标准, 指导和规范各自国家的业务连续性管理工作。中国也积极向国外学习,努力与国际接轨。 2 004 年7月 15 日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下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顺应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成立业务持续管理专业委员会(C hina BCM) 。 2007 年,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出制定“业务持续管理”相关国家标准的计划并得到批准(编号: 20070189-T-469 )。同年第一个灾备的国家标准,《 GB20988-2007 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T 》出台。随后 2008 年人民银行出台了《 JR0044-2008 银行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管理规范》,至此信息系统灾备的国家规范和行业规范逐渐完善。 2011 年,中国银监会下发《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指
继往而开来—好—《公共安全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要求》标准系列专访.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