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2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
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3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
4
主要有三种经济成分:
社会主义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而形成的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居于领导地位。而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体的个体经济,则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5
工人阶级
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
三种基本的经济成分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之间的矛盾,集中表现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
6
中国社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实现这一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态度。
民族资产阶级仍然具有两面性:既有剥削工人阶级的一面,又有接受工人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一面。因此,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既有剥削者与被剥削者的阶级利益相对立的对抗性的一面,又具有相互合作、具有相同利益的非对抗性的一面。
7
新民主主义社会既有资本主义因素,也有社会主义因素。但是,社会主义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的比重。
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形态。它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
8
1.先搞工业化建设,再一举过渡
2.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即逐步过渡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9
总路线
工业化
三大改造
个体农业
个体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变革生产关系
发展生产力
总路线的内容概括为“一化三改”
10
毛概第四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