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资源和能源问题资源问题属于学生应该关注的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而能源问题是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从历年的高考试题看,能源和资源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第一部分: 资源问题一、概念、原理的梳理 1 、概念:自然资源是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取,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2、分类: 自然资源从属性上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从空间分布上可以分为陆地自然资源、海洋自然资源和气候资源等。 3 、气候资源的分布特点、作用。 4 、我国主要自然资源概况。气候资源自然资源海洋资源陆地资源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地带性规律非地带性规律能源资源 2 5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一方面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不均衡的,存在着明显的自然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另一方面,区域间的发展水平是不均衡的,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关于自然的跨区域调配,主要了解西气东输的原因和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及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1 )西气东输①西气东输的原因 3 ②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及必要性③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4 (2 )南水北调①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方案东线方案中线方案西线方案路线从扬州江都抽水站引长江水,基本沿京杭运河输水到华北地区从长江三峡水库引水,出丹江口水库,沿伏牛山、太行山东麓送水到北京、天津从长江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水源区长江下游长江中游、丹江口水库、三峡水库长江上游金沙江及其支流雅砻江、大渡河供水区淮河下游地区、山东黄河下游地区、海河流域海河平原、京津地区、黄河下游西北干旱地区评价优点有京杭运河可以利用, 工程量较小可自流供水青藏高原地势高于西北、华北,可自流供水缺点黄河以南地区地势北高南低,需抽水北送需挖渠道的工程量很大长江上游水量有限, 只能为黄河中上游的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供水②南水北调工程三条线路的优缺点比较调水线路东线中线西线可调水量大较大较小水源地水质较差较好最好地形、地势对调水线路的影响黄河以南需动力提水,过黄河后顺地势北流虽地形较复杂,但地势南高北低,水可自流到北方地形复杂,工程艰巨现有可用的配套设施好,有京杭运河及沿线湖泊可利用较好,有丹江口水库可利用差(3 )西电东送南线: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广西、云南、贵州三省交界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及云南贵州的火电开发调往广东。中线:将三峡、金沙江干流水电送往华北地区和东部沿海工业发达地区。北线:黄河上游水电和山西、内蒙坑口火电送往京津唐和华北地区。意义: 1. 西部①可以将西部地区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②推动西部电力工业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③优化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 ④增加就业机会; ⑤有利于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二、资源问题与资源利用、保护 2. 东部地区; ①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状况; ②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环境。 5 (一) 、水资源问题 1. 某地区水资源总量衡量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衡量某地水资源数量。(径流总量=降水量-蒸发量) 一般降水越多的地区,水循环越活跃,水资源越丰富;水资源最丰富的前六位国家: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尼、中国。 2. 水资源共性问题原因自然原因:1 、总量丰富,淡水少 2 、有限的淡水资源在陆地上空间分布和时间分配很不均匀。人为原因:1 、水资源利用不合理与管理不善――水浪费严重 2 、水体污染严重 3 、人口激增和工农业发展,需水量大增。危害 1 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影响粮食的产量②影响生态环境③损害人体健康④引起国际冲突解决措施 1、开发水源:修水库蓄水,跨流域调水、开渠引水,合理开采地下水,废水处理再利用,海水淡化,人工增雨等 2、节流:采取全面节水措施①农业:提高灌溉效率如喷灌、滴灌; ②工业:推行清洁生产,调节产业结构, 提高用水效率。③公民: 遵守《水法》, 保护水资源; 改变日常消费方式, 节约生活用水。 3、控制污水排放,治理水污染。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 4、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植树造林种草,提高涵蓄水源能力, 5. 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3 、我国水资源和水能资源(1 )水资源特点①总量丰富(年江河径流量世界第六) ②水资源分布不均( 东多西少, 南多北少; 夏秋两季多, 冬春两季少, 各年之间的变率大) (2 )水能资源特点①蕴藏量 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②地区分布不均。实际开发水能从多到少:西南、中南、西北、华东、东北、华北。 70% 分布在西南三省一市和西藏自治区, 其中长江水系最多, 其次为雅鲁藏布江水系。目前, 已开发的集中在长江、黄河和珠江的上游。(3) 我国水资源问题南方地区: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生活污水——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恶化、水资源减少——水质型缺水( 太湖、巢湖、滇池的治理)。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黄、淮、
资源和能源专题复习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