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质量通病控制措施.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受控编号:Q/TQ01—J3912—04—2010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质量通病控制措施
编制:
审核:
审批:

二零一零年十一月
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一、钻孔灌注桩
1、孔径不足
控制措施:
㈠、选用适当的钻头直径,定期检查,钻头磨耗严重时要及时焊补。
㈡、流塑性地基土变形造成缩孔时,宜上下反复扫孔,以扩大孔径。
㈢、泥浆指标在规范范围内,防止泥浆糊壁。
2、孔深不够。
控制措施:
㈠、检查土样,与地质剖面图对照,防止误判。
㈡、根据钻进速度变化和钻进工作状态判定。
㈢、根据钻杆和钢丝绳的长度控制,并随时用测绳检查。
3、底沉渣过厚。
控制措施:
㈠、选用合适的清孔方法,保证清孔后泥浆指标符合要求。
㈡、测量实际孔深与钻孔深度比较。
㈢、清孔、下钢筋笼、下导管应连续作业。
㈣、浇筑砼前,应再次检查沉渣厚度。不满足,二次清孔。
4、在灌注过程中钢筋笼上浮。
控制措施:
㈠、砼在接近钢筋笼骨架时,宜使导管保持较大的埋深,在钢筋笼底部1米左右范围内,减慢灌注速度,当砼上升到骨架底口4米以上时,再提升导管,使其底高于骨架底部2米以上即可恢复正常灌注速度。
㈡、将2-4根延长伸至孔底。
㈢、保持合适的泥浆相对密度防止流沙涌入托起钢筋笼。
㈣、坍落度不宜过小。
5、导管进水。
控制措施;
㈠、首批混凝土储量要充足,导管底口距孔底的间距以30~50厘米为宜,受批混凝土浇注后导管应埋入混凝土。
㈡、导管接头要严密,灌注前要进行水密性、承压、抗拉试验。
㈢、导管提升平稳,测深准确。
6、卡管。
控制措施:
㈠、隔水球胆直径应略小于导管直径,灌注前要做隔水球通过试验。
㈡、混凝土坍落度不宜过小、流动性差、夹有大粒径集料、粗集料集中的混凝土不允许灌注。
㈢、埋管不宜过深,加快灌注速度,避免混凝土在管内初凝。
7、埋管。
控制措施:
㈠、严格控制埋管深度一般不得超过6~8米。
㈡、在导管上端安装附着式振捣器,拔管前或停灌时间较长时,均应适当振捣,使导管周围的混凝土不致过早地处凝。
㈢、首批混凝土掺入缓凝剂,加速灌注速度,
㈣、导管接头螺栓事先应检查是否稳妥。
㈤、提升导管时不可猛拔。
8、断桩、夹泥。
控制措施:
㈠、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和易性。
㈡、应连续灌注,灌注时间不能过长,防止续灌的混凝土冲破顶层。
㈢、导管埋入混凝土不得小于2米,导管不得漏水,导管第一节长度应大于4米。
㈣、灌注时,经常精确测定已灌注混凝土面标高,防止误判导致管埋深过小。
二、钢筋工程
1、钢筋骨架外形尺寸不准。
控制措施:
㈠、在帮扎时将多根钢筋端部对齐,防止钢筋帮扎偏斜或骨架扭曲。
㈡、将导致骨架外形尺寸不准的个别钢筋松绑,重新安装帮扎。
2、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太多。
控制措施;
㈠、在下料时按下料钢筋编号再编分号。
㈡、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杆件中的钢筋接头,均应焊接,不得采

质量通病控制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2.78 MB
  • 时间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