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社会管理创新动员会精神情况汇报
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全市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动员会议精神,全面部署综合试点工作,以创新灵活组建方式,创新网格管理模式,创新关爱帮扶途径,依托科技信息平台,大力推进新经济组织管理服务工作。
一、创新灵活组建方式,着力破解党群组织组建难题
针对部分新经济组织特别是中小企业存在不想建、不愿建
党群组织的认识问题,我区根据新经济组织在组织结构、用人制度和经营方式等方面的特点,实施“广普查、深组建、全覆盖”党工团组织组建集中行动,创新“规上企业单独建、中小企业联合建、行业协会分类建”等灵活组建方式, 实现“四普遍四覆盖”的工作目标。即:全区新经济组织普遍开展组建党、工、团组织活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组建实现全覆盖;普遍开展和谐企业创建活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参与和谐企业创建面实现全覆盖;普遍开展综治工作进企业活动,200人以上企业参与平安企业创建面实现全覆盖;普遍开展企业民主管理活动,规模以上企业建立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实现全覆盖。同时,健全“网上入会”、“青年互动U城网”、“蓝鸟俱乐部”等平台,积极探索新经济组织党工团组织建设的有效载体,通过开展“党员示范岗”、“工人先锋号”和“青年文明号”等活动,切实提高党工团组织在“服务思想政治、服务发展经济、服务企业职工”中的实际能力。
二、创新网格管理模式,健全劳动争议调解体系
一是调解组织进企业,实现劳动争议调解关口前移。从基层入手、从预防入手,全面开展“联合调解进企业”活动,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企业劳动争议联合调解组织的意见》,按有工作机构、有调解人员、有工作场所、有工作制度、有运行机制等“五有”原则建立企业联合调解室,充分发挥企业联合调解室在企业动态掌握、劳动争议调解、信息排查预警、矛盾纠纷化解等方面的作用。目前,全区200人以上企业参与平安企业创建面实现100%全覆盖,有263家企业建立了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二是健全三级网络,形成劳动争议大调解格局。充分发挥工会调解组织在劳动争议处理中“第一防线”的作用,以区劳动争议联合调解中心为龙头,建立区、街道(镇)、行政村(社区)和企业三级维权帮扶网络,畅通职工利益诉求渠道。建立“指导员督查、主席接待日、星期六约谈”等三项维权服务制度,健全“统一受理、逐级分流、调裁衔接”工作机制,加强“预先排、随机查和及时消”的纠纷隐患处置机制,以及政法、信访、司法、劳动等多部门参加的联合调处机制建设,形成“大调解”工作平台。2010年,区职工维权帮扶中心共接待来访职工群众1256人次,调解结案成功率达100%。三是劳动监察网格化管理,增强预防劳动争议能力。在完善三级调解组织的基础上,对企业用工形势和经营状况实行“两网化”(网格化、网络化)监管。在各街道(镇)、工业区建立9个劳动保障监察中队,充实劳动监察工作人员,划分设立29个网格,通过建立电子信息档案和书面信息台帐,全方位监督报告企业用工情况、重大违法行为和突发事件等情况,建立网格内企业重特大劳资纠纷上报预警制度。
三、创新关爱帮扶途径,服务企业职工创业创新
一是切实增强职工创业创新动力。以创业俱乐部为平台,在全区建立培训、职介、就业和创业全程服务的8个“创业俱乐部”分部,大力实施“1791”工程。以“劳动保障服务民生360度行动”为载体,全面
落实社会管理创新动员会精神情况汇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