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五官科专科检查样稿.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鼻检验法
鼻部检验目标是研究症状出现原因进而为鼻病诊疗提供依据。所以鼻部检验既要重视局部,也要注意临近部位及全身情况。依据诊疗需要,采取对应方法,由外及里、循序渐进,进行具体检验。
第一节 外鼻及鼻腔通常检验法
依其病情、合作程度和检验诊疗要求,病人可分别采取坐位、半卧位。通常使受检者面对检验者端坐,上身稍前倾,头颈放松方便头位随检验者需要作合适调整。不合作小儿需由家长抱着固定位置,姿势图。调整额镜使光焦点集中在受检部位。边问询病史,边注意听其发音是开放性还是鼻塞性鼻音,其呼气有否臭味。呼气臭味见于萎缩性鼻炎、牙源性上颌窦炎、长时间鼻腔异物和鼻腔内死骨及鼻石。
一、外鼻
观察外鼻形态及临近部位有否畸形、缺损、肿胀或异常隆起。鼻梁歪斜、单侧鼻背塌陷可见于鼻骨骨折。鼻梁低凹(鞍型鼻)可因为鼻中隔软骨受损所致,如萎缩性鼻炎、鼻中隔手术不妥等。鼻翼平直、外鼻孔细长,见于长久鼻塞、经口呼吸者。鼻尖或鼻翼有显著触痛,提醒有鼻疖或急性鼻前庭炎。鼻梁触痛可见于鼻中隔脓肿,鼻背触诊可知两侧鼻骨位置是否对称,骨折时一侧下塌并有触痛。
二、鼻腔
通常检验需使用前鼻镜(anterior rhinoscope),方便以前鼻孔观察鼻内改变。检验者左手执前鼻镜,右手扶持受检着额部,调整受检者头位,或手持枪状镊作必需检验操作,如向鼻腔填入麻黄素棉片收缩鼻甲。(一)鼻前庭检验 观察鼻前庭皮肤有没有红肿、糜烂、皲裂、结痂,和鼻毛脱落情况。皮肤皲裂、结痂、鼻毛降低,轻度充血见于鼻前庭炎。限局性隆起,触痛显著或隆起顶端有脓点是为
鼻前庭疖肿,隆起在鼻前庭外下壁,无触痛见于鼻前庭囊肿。另外还应注意鼻前庭有没有赘生物、乳头状瘤等。
(二)鼻腔检验 检验者持大小适宜鼻镜,镜唇前端勿超出鼻内孔以防损伤鼻粘膜。轻轻张开鼻镜镜唇,观察鼻内孔形态。鼻内孔狭细如缝,见于鼻翼塌陷或先天性梨状孔狭窄。右手扶持受检者额部,随检验需要变换以下体位。受检者头稍向前倾(第一位置),可看到下鼻甲、下鼻道、总鼻道下部、鼻中隔前下区和鼻腔底部,有时可看到鼻咽部及软腭运动。头后仰约30º(第二位置),可看到中鼻甲、部分中鼻道、鼻中隔和总鼻道中部及嗅裂一部分。头再后仰30º(第三位置),可看到中鼻甲前端、鼻丘、嗅裂后部和鼻中隔上部。
前鼻镜检验不能窥见上鼻甲及上鼻道。如鼻腔分泌物较多,可嘱病人擤出或用吸引器吸出。若下鼻甲粘膜肿胀妨碍观察,可先将1%麻黄素生理盐水棉片置于下鼻甲和鼻中隔之间,3min后取出。或用1%麻黄素生理盐水鼻内喷雾1~2次,待粘膜收缩后再行检验。
正常鼻腔,其粘膜呈淡红色,光滑、湿润,探针触之柔软、有弹性。各鼻道无分泌物积聚。下鼻甲和鼻底、鼻中隔并不相贴,约有2~3mm米宽缝隙。判定下鼻甲大小时应注意和病人主诉及症状结合。鼻甲肿大时以1%麻黄素收缩鼻粘膜,以下鼻甲体积无显著改变,提醒为慢性肥厚性鼻炎或药品性鼻炎。正常中鼻甲比下鼻甲小,粘膜颜色略淡。中鼻甲粘膜肿胀、肥大或息肉样改变可使中鼻道缝隙消失。
正常鼻中隔完全垂直者少见,只有引发临床症状者方为病理性鼻中隔偏曲。
鼻腔内新生物较易发觉。应仔细观察肿物位置、表面形状,探查其硬度、活动度及表面是否易出血。
后鼻镜检验法详见第二篇第三章第二节间接鼻咽镜检验。
第二节 鼻窦通常检验法
(一)望诊和触诊 和鼻窦对应面部皮肤不一样程度红肿、压痛多见于炎性病变。急性上颌窦炎红肿部位在同侧面颊部,急性筛窦炎红肿部位在鼻根两侧内眦部,急性额窦炎红肿部位在眼眶内上角近眉根部。鼻窦感染若向眼眶扩散,可引发眼睑肿胀、结膜充血、眼球突出或移位等。鼻窦肿瘤若累及面部可有鼻窦面部对应部位隆起,或向皮肤表面破溃,触诊质地硬韧感。上颌窦后外壁为颞下窝和翼腭窝前壁,上颌窦癌破坏此壁,可引发患侧颞下窝和翼腭窝饱满,并有张口困难。鼻窦囊肿引发窦腔扩大,窦壁变薄,也可使面部对应部位膨隆,触诊有乒乓球感。肿瘤或囊肿若侵入眼眶可引发眼球突出或移位。
(二)前鼻镜检验 关键观察有否阻塞中鼻道引流病变如鼻中隔高位偏曲和粘膜结节,和中鼻甲肿大或息肉样变。若嗅裂和中鼻道有脓液则表明鼻窦有化脓性感染。脓液在鼻腔不一样位置有诊疗意义,中鼻道前端出现脓性分泌物,多为额窦炎症;中部有脓,多为前组筛窦感染;中部稍后有脓,多为上颌窦炎。嗅裂部出现脓液则考虑后组筛窦或蝶窦炎症。鼻窦肿物或使鼻腔外侧壁内移,或破坏窦壁突入鼻腔,后者表面触之极易出血。
临床上疑有鼻窦炎存在,但鼻镜检验未发觉中鼻道有脓液,可行体位引流。
方法:首先用1%麻黄素生理盐水棉片置入鼻腔,收缩肿大下鼻甲。然后再将棉片置入中鼻道,收缩中鼻道粘膜,促进窦口开放。疑为上颌窦积脓时,侧卧头低位,患侧在上;如疑为额窦或筛窦积脓,则取正坐位,10~15

五官科专科检查样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书犹药也
  • 文件大小138 KB
  • 时间2020-11-1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