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均匀间距线列阵波束形成器.doc


文档分类:通信/电子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实验3 均匀间距线列阵波束形成器
姓 名:逯仁杰
班 级:20120001(12级陈赓1班)
学 号:2012011112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加深对《声纳技能》中波束形成和方位预计的看法理解,理解声纳信号处理惩罚的根本历程,为今后声纳信号处理惩罚的事情和学习创建看法、奠定坚固的底子。

波束形成器的本质是一个空间滤波器。当对基阵各基元吸收信号作赔偿处理惩罚,使得各基元对某个特定偏向上的信号能够同相相加,得到一个最大的响应输出(幅度相加);相应的各基元对其它偏向的信号非同相相加,产生一定的相消效果的响应输出(对付各基元噪声相互独立的情况时功率相加)。这就是波束形成的事情原理。
常用的波束形成要领主要有时延波束形成法和频域波束形成法。在此底子上针对差别的阵形、设计要求以及配景噪声特性下还生长了许多波束形成算法。针对差别的阵形时的波束形成要领是指依赖于阵形的特殊性(如直线阵、圆阵、体积阵等)而得到的波束形成算法:如直线阵波束形成法、圆阵波束形成法,体积阵波束形成法等。
针对差别的设计要求也衍生出多种新型的波束形成算法。当对差别的频率响应要求相同的波束宽度时有恒定束宽波束形成法,当对波束的旁瓣级有要求时可采取切比雪夫加权波束形成法。当要求对阵列误差具有宽容性响应时失配条件下的波束形成器[6,362-382]。
如果利用噪声滋扰的统计特性有高辨别最小方差无畸变响应(MVDR)波束形成法,线性约束最小方差(LCMV)波束形成法,线性约束最小功率(LCMP)波束形成法,自适应波束形成法等。
但不管是何种波束形成要领,其目的均是在滋扰配景下获取某个偏向的信号或预计信号的方位。下面仅给出时延波束形成和相移波束形成的根本原理。
时延波束形成法(时域)
相移波束形成法(频域)

(1)仿真等间距直线阵基元吸收信号,对所吸收信号进行延时波束形成,预计目标方位;阐发波束形成性能。
参数:阵元数 16,中心频率1500Hz,带宽500Hz,信号脉宽20ms,信噪比20dB。
(2)采取频域波束形成要领对所吸收信号进行波束形成,预计目标方位,阐发波束形成性能。
参数稳定。
实验结果及数据阐发
clc;
clear all;
close all;

N=input('请输入阵元数:');
f0=1500;
B=500;
c=1500;
T=;
d=*c/f0;
fs=100*f0;
A=;
L=3*(N-1)*d/c;
t=0:1/fs:L;

theta0=input('请输入目标方位角(角度):');
theta0=theta0/180*pi;
x=zeros(N,length(t));
for k=0:N-1
if(theta0<0)
tao=fix((N-k-1)*d*sin(theta0)/c*fs)-1;
x(k+1,-tao:end)=A*sin(2*pi*f0*t(1:length(t)+1+tao));
else
tao=fix(k*d*sin(theta0)/c*fs)+1;
x(k+1,tao:end)=A*sin(2*pi*f0*t(1:length(t)+1-tao));
end
end
plot(x');
set(gca,'FontSize',20);
title('各基元吸收到的信号(无噪声)');
xlabel('t/s'),ylabel('A/v');

for theta=-90:90
y=zeros(size(x));
if(theta>0)
for k=0:N-1
tao=fix(k*d*sin(theta/180*pi)/c*fs)+1;
y(k+1,1:length(t)+1-tao)=x(k+1,tao:end);
end
else
for k=0:N-1
tao=fix((N-k-1)*d*sin(theta/180*pi)/c*fs)-1;
y(k+1,1:length(t)+1+tao)=x(k+1,-tao:end);
end
end
sumy=sum(y);
ps(theta+91,:)=sum(sumy.*sum

均匀间距线列阵波束形成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892629196
  • 文件大小336 KB
  • 时间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