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代的师德规范.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代的师德规范
2008年09月29日 星期一 08:34
什么是教育? “上所施,下所效也”,叫“教”;“养子使作善也”,叫 育”。这两句话合起来就是关于教育本质的核心观点。如果从师德的角度来考
察教育,则“上所施,下所效也”就明确地告诉我们教育者要有自己的职业原则, 或者说要有德,即教育要通过“身教”来完成知识和“善”的传达,这些看似简 单的道理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我们不敢忘却。为此,特刊发一篇关于古代师德规 范的文章,和广大读者共同重温古人的智慧。 一一编者
中华民族自古尊师重教,并将这一传统视为社会文明进步之基。 教师不仅是 授业的经师,更要做传道的人师,其道德操守、行为举止,向来受到严格的约束。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礼记•学 记》)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师道尊严”。社会重视教育,尊重教师,首先是 由于教师德高身正,严于自律,所以教师必须从自身做起,修身养德,致知力行, 方能做好教育工作,赢得社会尊重。这个简单的道理,直到今天,仍值得我们作
深入的思考。
最早的师德标准
古之学者必有师。 上古时代, 很早就出现了教师这一职业。 但那时的教师是 什么样,其风范若何,由于无文献记载,后人已很难稽考。
传说尧帝和舜帝在位的时候, 曾经任命契这个人作 “司徒”。“司徒 ”这个 称谓,后来演变为一种官职,推其本义,就是管理和教育学生的意思,也就是现 在的教师。尧舜为什么要任命一个 “司徒 ”呢?因为当时 “百姓不亲,五品不 逊”--- 社会风气不正、天下大乱,这是很严重的问题,所以要找个人出来管一 管,怎么管?当时的说法是
--- “敬敷五教 ”。
“敬敷五教 ”在中国教育史和文化史上是一个很重要、很值得研讨的命题。 首先,这里面提出了实施教育的目的, 即“五教”。“五教 ”是针对五种主要的 社会人际关系来实施教育。古人认为,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是构成 社会最重要的五种人际关系, 称为 “五伦 ”。“五伦”是自然而然的, 既是人的 天性,又是自然的规律。
顺应着人的天性可以建构起社会伦理基础, 遵循着自然的规律可以建立起社 会道德标准,这既是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是文明社会的开端、和谐社会的基础。 后来孟子又进一步将 “五教”表述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 长幼有 序、朋友有信 ”,使之成为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 亦成为数千年中国社会的 主流价值观。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 中国教育的源头活水是做人教育, 而非知识传 授。古代圣贤相信, 只有教育学生学会理解和处理好这五种社会人际关系, 学会 做人,才能够 “ 修身、齐家、治天下 ” ,实现个人人生幸福、家庭美满、 事业成功,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
其次,“敬”、“敷”两字也值得回味。 “敬”是对教育者职业态度的要求, “圣贤进德修业,不离一敬 ”。“敬”的反义词是 “肆”,就是随意、放任、不 负责任的意思,就是无法履行教书育人的责任。 “敷”是传播、流布的意思,教 师要传经布道, 不仅自己懂得做人的道理, 还要有以天下为己任、 兼爱他人和诲 人不倦的精神。
按照这样的标准, 尧舜最终选用契作了司徒, 承担起育人的重任。 契是商代 的祖先,曾经协助大禹治水,表现出了很高的才能。但作为教师,仅有高人一筹 的才能是不够的。关于契, 《列女传》称 “契之性聪明而仁,能育其教,卒致其 名”。可见契的成就主要不是因为他治理过水灾,而在于他 “能育其教”--- 在 教育方面做出重大贡献, 因而为当时和后世的人们所纪念。 契的秉性是 “ 聪明而 仁”,“聪明 ”是天赋,是见识; “仁”是爱心,是品格。二者兼具,故能担负 起育人的责任,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或者叫做 “德才 兼备”。只有这样的人,才有资格去做教师。契这个人,恐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 祖先为后世树立起来的第一个师表风范,他身上体现出的 “聪明而仁 ”的秉性, 也可视为我国最早的教师职业道德标准。
春秋战国时期,又是一个天下扰攘、 充满纷争的年代,于是有百家诸子并起, 为乱世开太平药方。诸子其实都是职业教师,私人讲学,坐而论道,各有一班学 生相追随。 诸子虽然不是别人任命出来的教师, 但也应是循循善诱、 谙通育人之 道的教育家, 否则怎么会有那么多生徒前来追随呢?是故在他们的著作中, 也保 存下来许多有关教育和教师的论述, 虽吉光片羽, 却弥足珍贵, 其中很多经典的 词语,被直接引用到后世制定的师德规范中。
孔子是被尊崇为 “万古师表 ”的古代杰出教育家。 “孔子不仕,退而修《诗》、 《书》、《礼》、 《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授业。 ”(《孔子世家》) 孔子退居家中整理古代文化典籍, 他大概没想过到处去

古代的师德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