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伸法定义使用对抗力量对关节或肢体进行牵拉, 使关节伸展, 称为拔伸法。又称为“拔法”、“拽法”、“牵拉法”、“牵引法”。常用于颈腰部、四肢关节处。具有整骨复位、松解粘连、解除痉挛、拉宽关节的作用,是治疗骨折和关节脱位不可缺少的手法。拔伸法的操作方法共性是: 固定肢体或关节的近端, 术者沿纵轴方向牵拉其远端;或在关节两端做相对用力牵拉。动作要领: ①动作要稳而缓和, 均匀而持续。开始拔伸时用力要由小到大逐渐增加,不要用突发性的暴力。②要根据不同的病情和部位控制拔伸的力量和方向。否则, 运用不当不但会影响治疗的效果,还有可能会造成不良后果。 1. 颈椎拔伸法【操作】( 1 )颈椎掌托拔伸法:患者坐位。术者站在其身后,用双手拇指顶按枕骨下方风池穴处,双手掌根合力夹住下颌部两侧以帮助用力。然后两手同时用力向上拔伸。( 2 )颈椎肘托拔伸法:患者坐位。术者站在其身后,一手扶住患者枕后部, 另一侧上肢用肘弯部托住其下颌部, 手掌扶住对侧头部, 两手同时用力向上拔伸,牵引其颈椎。本手法操作方便且较省力,故临床上在颈椎拔伸法中应用较多。【要领及注意事项】( 1 )颈椎掌托拔伸法:拔伸时术者双手掌不能夹按两侧颈部, 以免压迫颈动脉窦, 引起患者头晕等不良反应。拔伸时应使患者头部保持中立位或稍前屈位,还可以配合颈部缓慢的摇法。( 2 )颈椎肘托拔伸法:术者肘部不能挤按颈前部,以免压迫气管引起呼吸不畅。拔伸时应使患者头部保持中立位或稍前屈位, 还可以配合颈部缓慢的摇法。【适用部位】颈椎。【作用】主要用于落枕、颈椎病、颈椎半脱位、颈椎小关节错缝、颈项部扭伤、项背肌筋膜炎。 2. 肩关节拔伸法【操作】( 1 )肩关节对抗拔伸法:患者坐位。术者用双手握住其患侧腕部和肘部, 逐渐用力牵拉, 同时嘱咐患者身体向另一侧倾斜, 或有一助手协助固定患者身体,与术者牵拉之力相对抗。( 2 )肩关节手牵足蹬拔伸法:患者仰卧位。术者臀部半坐在患侧床边, 将一足跟置于患者腋下( 左肩脱位用左足, 右肩脱位用右足), 双手握住其患侧腕部做缓缓拔伸,同时用足跟顶住腋窝与之相对抗。持续 1~ 2 分钟后, 再逐渐使患肩内收、内旋。此法又叫手牵足蹬法。【适用部位】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肩关节。【作用】主要用于肩关节脱位、粘连。 3. 腕关节拔伸法【操作】患者坐位。术者坐在其侧方, 或站在其侧方, 一手握住其指掌部, 另一手握住其前臂部, 两手同时用力做对抗拔伸。在拔伸的过程中,术者还可以配合腕关节的屈、伸、尺偏、桡偏活动。【适用部位】腕关节。【作用】主要用于腕骨错位、腕关节扭伤。 4. 指间关节拔伸法【操作】一手握住患肢腕部, 另一手捏住患指指端, 两手同时用力做相反方向的拔伸。【适用部位】指间关节。【作用】主要用于指间关节半脱位、指间关节扭伤、屈指肌腱腱鞘炎、指间关节屈伸不利。 5. 腰部拔伸法【操作】患者俯卧位, 双手抓住床头。术者双手分别握住患
拔伸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