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管理制度一. 目的院前急救设施齐全, 人员配备管理, 利于院前急救患者的救治,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二. 适用范围急诊科一般情况下的院前急救过程控制(不包括灾害事故急救) 三. 职责(一) 由科主任, 护士长负责督促配置救护车上院前急救所需的设施及药品。(二) 由医务科, 护理部和科主任, 护士长负责配置救护工作所需的医生,护士,司机。(三) 由护士长,护理责任护士认真做好院前急救的准备工作,急救箱及常用急救器材完好率。必须保证达到 100% , 并经常保持救护车箱内的卫生。(四) 由出诊医护人员实施院前急救工作,并做好记录(五) 救护车司机要熟悉本区交通情况,并保持车况良好,做好车辆的维护,保养,和年审。四工作程序: (六) 救护车设施策划及配置: 按(基本医疗管理制度)的救护车设施要求配置所需设施及通讯器材,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申请,领用。(七) 值班人员准时接班, 熟悉了解上一班的救护情况, 坚守岗位,认真做好院前急救的准备工作。(八) 值班人员接到呼救电话后, 详细记录时间, 地点, 求救大致原因, 并立即通知出诊医生, 护士和司机( 必要时派出护工)在5 分钟内出诊, 不得拒绝出车。有关救护车的工作程序详见(救护车的管理制度) (九) 院前急救内容: 出诊医生到达急救现场时,对患者应由高度负责精神,应立即检查患者,动作迅速,处理果断,根据病人情况可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送回医院进一步抢救,转送过程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如有 3 个以上的重伤者,应迅速报告科主任是否增援。 1. 现场急救: 目的在于挽救和维持基本生命, 减轻途中痛苦和并发症。 1 维持呼吸系统功能( 包括吸氧, 吸痰及分泌物, 呼吸兴奋剂,口对口人工呼吸,气管插管人工呼吸等) 2 维持循环系统功能(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心电监护,除颤, 体外起博器的使用, 有生命危险的心率失常的药物治疗等) 3 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急性脑血管病的处理。预防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治疗,控制癫痫等) 4 急性中毒,意外事故处理。 5 脑,肺,腹,脊柱,四肢以及其他部位外伤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6 止痛,止吐,止咳,止血等对症处理。 2. 途中救护: 1 合理转运分流患者,但对转运伤病员要求快速安全
院前急救管理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