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文课重阳诗词欣赏10月13日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配曲忆故人)
江涵秋影雁初飞,和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须独沾衣。
有些人认为这首诗是将“抑郁之思以旷达出之”,从诗中确实能够看出情怀郁结,但诗人倒不一定是有意用旷达话,来表现她苦闷,而是在登高时交织着抑郁和欣喜两种情绪。诗人主观上未尝不想用节日登高快慰来排遣抑郁。篇中“须插”、“但将”、“不用”和“何须”等词语利用,全部能够清楚地让人感受到诗人情感上挣扎。至于实际上并没有真正从抑郁中挣扎出来,那是另一回事。
诗人愁闷那样深、那样难以驱遣,除了因为杜牧自己怀有很高理想而在晚唐政治环境中难以得到施展外,还和这次和她同游人,也就是诗中所称“客”相关。这位“客”不是她人,正是诗人张祜,她比杜牧年长,而且诗名早著。穆宗时令狐楚赏识她诗才,曾上表推荐,但因为受到元稹排抑,未能见用。这次张祜从江苏丹阳特地赶来拜望杜牧。杜牧对她被遗弃是同情,为之愤愤不平。所以诗中抑郁,实际上包含了两个人怀才不遇、同病相怜之感。这才是诗人不管怎样努力争取旷达,而精神一直不佳深刻原因。
诗人旷达,在语言情调上表现为爽利豪宕;诗人抑郁,表现为“尘世难逢开口笑”、“不用登临恨落晖”、“牛山何须独沾衣”凄恻低回,愁情拂去又来,愈排遣愈无能为力。这两方面结合,使诗显得爽快健拔而又含思凄恻。
(景公忧死泪纷流,世人堪笑杞人忧。晏相劝君勤治国,优抚百姓第一筹。)
秋登兰山寄张五 孟浩然 (配曲平沙落雁)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飞逐鸟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面对北山岭上白云起伏霏霏,我这隐者自己能把欢欣品味。
我试着登上高山是为了遥望,心情早就伴随鸿雁远去高飞。
忧愁通常是薄暮引发情绪,兴致往往是清秋招致气氛。
在山上时时望见回村大家,走过沙滩坐在渡口憩息歇累。
远看天边树林活象是荠菜,俯视江畔沙洲好比是弯月。
什么时候你能载酒到这里来,重阳佳节我们开怀畅饮共醉。
这是一首临秋登高远望,思念旧友诗。全诗情随景生,以景烘情,情景交融,浑为一体。“情飘逸而真挚,景情淡而优美。”诗人怀故友而登高,望飞雁而孤寂,临薄暮而惆怅,处清秋而发兴,期望好友到来一起共度佳节。“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细细品尝,够人玩味。
重阳席上赋白菊 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这首诗新奇而别致,词约而意丰。此诗一、二两句写诗人看到满园金黄菊花中有一朵雪白菊花,感到无限欣喜;三、四两句是采取比方和拟人手法,把那朵雪白菊花比作是参与“歌舞席”老人,和“少年”一起载歌载舞。全诗表示了诗人即使年老仍有少年情趣。以花喻人,饶有情趣。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午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是其婚后所作。在词作中,抒发了词人在重阳佳节时对丈夫思念之情。听说,这首词还有一段佳话。据记载,赵明诚婚后外出做官,李清照想
国文课重阳诗词欣赏样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