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数、小数的复合应用题
鬼谷算
我国汉代有位大将,名叫韩信。他每次集合部队,只要求部下先后按l~3、1~5、1~7报数,然后再报告一下各队每次报数的余数,他就知道到了多少人。他的这种巧妙算法,人们称为鬼谷算,也叫隔墙算,或称为韩信点兵,外国人还称它为“中国剩余定理”。到了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用诗歌概括了这一算法,他写道:
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
七子团圆月正半,除百零五便得知。
这首诗的意思是:用3除所得的余数乘上70,加上用5除所得余数乘以21,再加上用7除所得的余数乘上15,结果大于105就减去105的倍数,这样就知道所求的数了。
比如,一篮鸡蛋,三个三个地数余1,五个五个地数余2,七个七个地数余3,篮子里有鸡蛋一定是52个。算式是:
1×70+2×21+3×15=157
157-105=52(个)
请你根据这一算法计算下面的题目:
新华小学订了若干张《中国少年报》,如果三张三张地数,余数为1张;五张五张地数,余数为2张;七张七张地数,余数为2张。新华小学订了多少张《中国少年报》呢?
第1讲 整数基本运算
一、和差问题
【典型例题】
例1、两筐水果共重160千克,第一筐比第二筐多10千克,两筐水果各多少千克?
解析 图示略
假设第二筐和第一筐重量相等时,两筐共重160+10=170(千克)
假设第一筐重量和第二筐重量相等时,两筐共重160-10=150(千克)
第二筐重:(160-10)÷2=75(千克)
第一筐重:75+10=85(千克)
答;第一筐水果重85千克,第二筐水果重75千克。
练习1 丁丁在期中考试时,语文、数学两科总分数是190分,数学比语文多2分,那么丁丁语文得多少分?
例2、幼儿圆买来20张小桌和20张小凳,共用去2520元,一张小桌比一张小凳贵20元,一张小桌和一张小凳各多少元?
解析 一张小桌和一张小凳的价钱和是:2520÷20=126(元),假设一张小凳的价钱和一张小桌的价钱一样的话,那么一张小桌和一张小凳的价钱和是:126+20=146(元)
一张小桌的价钱是:146÷2=73(元)
一张小凳的价钱是;126-73=53(元)
答:一张小桌的价钱是73元,一张小凳的价钱是53元.
例3、A、B两地相距40千米,甲、乙两人同时由两地相向而行,8小时后在途中相遇,若两人同时从 A地向B地出发,5小时后,甲在乙前5千米 ,问甲、乙两人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解析:两人同时由A地向B地出发,5小时后,甲在乙前5千米,所以5小时甲比乙多走5千米,每小时甲比乙多走1千米,这是甲、乙两人速度之差。又因相距40千米,甲乙两人同时由两地相向而行,8小时后在途中相遇,所以甲、乙两人8小时共走的路程就是40千米,即甲乙每小时走的路程和是5千米,也就是两人速度和是每小时5千米。
甲、乙速度之和是:40÷8=5(千米)
甲、乙速度之差是:5÷5=1(千米)
甲每小时行走:(5+1)÷2=3(千米)
乙每小时行走:(5-1)÷2=2(千米)
答:甲每小时行走3千米,乙每小时行走2千米.
例4. 刘晓每天早晨沿长和宽相差40米的操场跑步,每天跑6圈,共跑2400米,问这个操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习题汇编】
1、姐姐的故事书比弟弟的多6本,他们的故事书一共有18本。姐姐和弟弟各有几本书?
2、期中考试中,小明和小红语文成绩的总和是188分,小明比小红多4分。两人各考了多少分?
3、两堆石子共有800吨,第一堆比第二堆多200吨,两堆石子各有多少吨?
4、甲乙两个修路队4天修路264米,又知甲队每天比乙队多修6米,甲、乙两个修路队每天各修多少米?
5、学校水果店运来苹果和梨共40千克,苹果比梨多2袋,苹果和梨每袋都重5千克,则水果店运来苹果和梨分别有多少袋?
6、把长84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使长比宽多6厘米的长方形。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7、把长108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使长比宽多12厘米,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8、赵叔叔沿长和宽相差30米的游泳池跑6圈,做下水前的准备活动,共跑了1080米,问游泳池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
9、在6个连续偶数中,第一个数与最后一个数的和是78。求这6个连续偶数。
二、和倍问题
【探究一】分量倍分型
例1、食堂运来一批大米,吃掉24袋,剩下的袋数是吃掉的2倍。食堂共运来大米多少袋?
例2、有甲、乙两人,甲收藏图书600本,乙收藏图书的本数是甲的3倍。甲、乙两人收藏的图书相差多少本?
小学数学整数(小数)应用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