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十二个月级】
上册: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注释:看着画,远看仿佛真山,,,可花还没有谢,即使有些人来,画上鸟儿也不会被吓走!
《静夜思》李白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
皎洁月光洒到床前, 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仰头观看明月呵明月, 低头乡思连翩呵连翩。
下册:《春晓》孟浩然,《村居》高鼎,《所见》袁枚,《小池》杨万里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四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译文】
春日酣梦不知不觉到了早晨,四处全部是鸟儿明快啼叫声。 想起夜里那阵阵风雨声,
感叹不知多少花儿零落在庭院。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译文】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逐步
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绿枝条,随风摆动,仿佛在轻轻地抚摩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水汽,烟雾般地凝聚着。杨柳似乎为这浓丽景色所沉醉了。村里孩子们放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劲吹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所见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参考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知了,就立即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诗译
泉眼悄无声是珍爱细细水流,树阴映水面是它喜爱晴日温柔。小小嫩荷刚露出紧裹叶尖,早飞来可爱蜻蜓站立在上头。
【小学二年级 】
上册:《赠刘景文》苏轼,《山行》杜牧,《回乡偶书》贺知章,《赠汪伦》李白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十二个月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译文】
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伞似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菊枝在寒风中仍然显得生机勃勃,别认为十二个月好景将尽,你必需记住,最美景是在初冬橙黄橘绿时节啊!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些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诗译:
驱车沿着遥远而又蜿蜒山路向寒山行进,远望山顶白云缭绕那里居住着几户人家。我不时地停下车来欣赏,因为这枫林晚景太美,这经霜变红枫叶远远胜过二月盛开红花。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意思:年轻时候离开家乡,年老时候才回来。家乡口音即使没有改变,不过耳边头发脱落稀少了。孩子们看见我全部不认识,笑着问我这个客人是从哪里来。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意思: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启程,忽然听到岸上传来离别歌声。桃花潭水纵然有一千尺那么深,也深不过汪伦送别我一片真情。
下册:《草》白居易,《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望庐山瀑布》李白,《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
草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意思:在一望无际古老郊野上,草木繁茂,年复十二个月,伴伴随春夏秋冬季节改变,枯荣往复。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漫山遍野青青碧草。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意思:在稀稀落落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旁树上花已经凋谢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儿童奔跑着追扑翩翩飞舞黄色蝴蝶,可是黄色蝴蝶飞到黄色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意思:阳光照耀下香炉峰,紫色云烟缭绕,远看瀑布如同一条长长白练,高高悬挂于山川之间。那飞快水流从峭壁上一泻千尺,仿佛是银河从九天之上坠落。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意思:成正确黄鹂在新绿柳枝上鸣叫,一行白鹭在青天上自由翱翔。凭窗望去,西山千秋雪景仿佛是嵌在其中一幅画,门外停泊着来自东吴,畅行万里船只。
【小学三年级 】
上册:《夜书所见》叶绍翁,《九月九忆山东弟兄》王维,《望天门山》李白,《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①萧萧:风声。②挑:捉。③促织:俗称蟋蟀。④篱落:篱笆。)
译文: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家乡。她忽然看到
小学一至六年级古诗样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