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带状疱疹与疱疹后神经痛.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带状疱疹与疱疹后神经痛
带状疱疹与疱疹后神经痛带状疱疹与疱疹后神经痛急性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俗称“缠腰火丹”或“蜘蛛疮”
是由具有亲神经和亲皮肤特性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以剧烈疼痛,伴有皮肤多节段性水疱为特征的疾病。该病毒经皮肤或鼻粘膜的感觉神经末梢,经轴突逆行进入脊髓、脊神经后根神经节、颅神经半月神经节或膝状神经节细胞内,长期无症状潜伏存在。当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病毒激活并在受累神经节内大量繁殖,引发炎性反应,包括水肿、炎细胞浸润、出血、灶性坏死等
急性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俗称“缠腰火丹”或“蜘蛛疮”
是由具有亲神经和亲皮肤特性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以剧烈疼痛,伴有皮肤多节段性水疱为特征的疾病。该病毒经皮肤或鼻粘膜的感觉神经末梢,经轴突逆行进入脊髓、脊神经后根神经节、颅神经半月神经节或膝状神经节细胞内,长期无症状潜伏存在。当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病毒激活并在受累神经节内大量繁殖,引发炎性反应,包括水肿、炎细胞浸润、出血、灶性坏死等
病因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初次感染病毒,在儿童表现为水痘。
多发于成年人及老年人。
发病率
发病率随年龄急剧增加
50岁以上的人群可达5/1000以上
65岁以上则为4-12/1000
男女之比为3:2
好发部位
胸背部(55%)
头面部(15%)
腰腹部(14%)
颈项部(12%)
骶尾部(3%)
全身占1%
传播途径
病毒颗粒的传播主要以空气飞沫为媒介,经呼吸道粘膜进入体内。
诱发因素
常见因素:局部外伤、预防接种和手术
NS疾病:流脑、结脑、癫痫、脊髓炎等
急慢性传染病:肝炎、麻疹
化学品或药物中毒及糖尿病、高血压、某些心肾疾病和正常分娩等
恶性淋巴瘤、其他恶性肿瘤及长期使用大量激素、免疫抑制剂或放疗患者发生率明显比正常人高,且病情重
临床表现
前驱症状:偏侧,在一定的神经分布区,发生发作性、短暂、针刺样、电击样疼痛,并伴有局部感觉异常。有时可有肌肉酸痛、低烧等全身不适感,持续约3~10天
皮肤症状(疱疹期):同一部位、突然出现群集性伴有红晕的水疱,呈带状分布,一般不超过体表中线。水疱多在一周内结痂,有时变成出血性或坏死性,治愈后留有瘢痕
胸腹部疱疹常先后由近向远分批发生,偶尔可同时发生。早期疱疹可独立发生,沿神经支配区分布,后期可融合成大片。处理不当发生混合感染时则皮损更明显,恢复时间自然延长。若抵抗力强、处理恰当,疱疹群局限且范围小,短期内即可恢复,在疱疹成熟后逐渐消退、结痂并脱落,仅遗留局部色素改变。此期持续1~3周。
若累及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除具有三叉神经痛症状外,尚可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大部是眼支或/和上颌支分布区),出现独立或群集性伴有红晕的水疱,严重时水疱可融合成片。若累及膝状神经节,除具有病侧面神经周围性瘫痪、听力过敏或下降外,可在外耳道、耳廓前庭部出现分散或群集性疱疹(Ramsay-Hunt综合征)。严重病例可引起带状疱疹性脑膜炎、脑膜脑炎、小脑炎

带状疱疹与疱疹后神经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485173816
  • 文件大小135 KB
  • 时间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