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当局者迷有什么典故.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当局者迷有什么典故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当局者迷有什么典故》的内容,具体内容:当局者迷,迷:糊涂,迷惑。指当事人反而糊涂。下面请欣赏我给大家带来的当局者迷相关典故内容。当局者迷的意思[释义] 迷:糊涂,迷惑。指当事人反而糊涂[语出] ...
当局者迷,迷:糊涂,迷惑。指当事人反而糊涂。下面请欣赏我给大家带来的当局者迷相关典故内容。
当局者迷的意思
[释义] 迷:糊涂,迷惑。指当事人反而糊涂
[语出] 宋辛弃疾《恋绣衾无题》:"我自是笑别人的,却元来当局者迷。"
[用法] 主谓式;作主语、宾语;指当事人糊涂
当局者迷的成语典故
唐朝的大臣羹光上书唐玄宗要求把唐初名相魏征整理修订过的《类礼》(即《礼记》)列为经书,也就是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玄宗当即表示同意,并命元澹等仔细校阅一下,再加上注解。不料,右丞相张说(yue)对此提出不同看法。他说,现在的《礼记》,是西汉戴圣编篡的本子,使用到现在近千年;再说东汉的郑玄也已加了注解,已经成为经书,有什么必要改用魏征整理修订的本子呢?玄宗觉得他说得也有道理,便改变了主意。但是元澹认为,本子应该改换一下。为此,他写了一篇题为《释疑》的文章表明自己的观点。《释疑》是采用主客对话的形式写成的。先是客人问:《礼记》这部经典著作,戴圣编篡、郑玄加注的本子与魏征修订的本子相比,究竟哪个好?"主人口答说:"戴圣编篡的本子从西汉起到现在经过了许多人的修订、注解、互相矛盾之处很多,魏征正是考虑到这些因素而重新整理,谁会想到那些墨守成规的人会反对!",客人听后点点头,说:"是啊,就像下棋一样,下的人反倒糊涂,旁观者却看得很清楚。"
用当局者迷造句
1) 了解自己莫过于自我的人,才叫人物。如果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还叫人物吗?人物都是当局者清,旁观者迷的。
2)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你如今只考虑了个人得失,那么职工利益谁来管?
3) 我们要牢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句古语,在处理任何事情时,都不要忽视别人的意见。
4) 常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其实旁观者未必都清。
5) 古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他这个局外人的意见倒是很值得考虑的。
6)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你就听我说个建议好不好?
7)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最好听听第三者的意见。
8) 爱情,就是这么件当局者迷的事儿,折磨也好,误会也好,都是爱情的一部分。那些刻骨的眼泪,总会被时间去慢慢烘焙,蒸发出最诱人的清香。
9)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些事情,没有对错,也永远说不清楚。你只能等到时间长了,你遗忘这些事了,自然也不会在乎这些对错了。杨幂
10) 有句话叫做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句话放到两人的感情上来说,倒也未必。耀一
11) 俗话说:当局者迷;可俗话又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看一件事情,要多角度去分析,当被它纠缠不清时,就找个局外人试试吧!
12) 幸好我们,当局者迷。最大的绝望不是身在痛苦中,而是看透了自己的痛苦。辉姑娘
13) 你任月老多年,从未出过纰漏,可

当局者迷有什么典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892629196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0-11-1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