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深圳湾口岸深圳北站交通改善方案.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深圳湾口岸、深圳北站交通改善方案
第一部分、深圳湾口岸交通改善
一、 基本情况
深圳湾口岸于2007年启用,原规划主要承担出入境货
运交通、兼顾客运功能,设计旅客通关虽为 6万人次/日。近 年来口岸客运服务功能大幅提升,通关旅客年均增长 15%,
,远超设计通关能力, 旅客增速和总虽均超预期,交通接驳设施承载力严重不足。
另一方面,随着深圳湾口岸周边及南山区后海、蛇口、前海 等片区的高强度开发,口岸周边道路客运交通出行需求快速 增长,亦导致口岸区域交通构成复杂, 混合了南山对外交通、
西部通道-沙河西路通过性交通以及口岸接驳交通, 且交通组
织混杂,道路交通承载能力存在较大压力,加剧口岸接驳设 施及周边路网拥堵常态化。
二、 现状问题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交通接驳设施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现状 7500平米
公交场站按原设计通关能力配置,无法满足现状通关需求; 口岸常规公交线路16条,受场站空间所限难以进一步增加 覆盖与运力,距离口岸最近的轨道 2号线登良、海月站均超 ,难以为口岸提供有效的轨道交通服务;现状口 岸未考虑旅游巴士上落客空间,节假日旅巴占用市政道路上 落客影响交通;口岸停车场从最初的
1个增加到4个(2000 , 为全市口岸之最),停车便利导致小汽车出行比例高,远高 于罗湖、福田口岸。二是口岸接驳设施布局与交通组织不合 理。接驳区空间布局不合理,内部通道单一,功能混杂,私 人交通与公共交通混合进出,无法实现相对分离,车辆交织 严重,易产生拥堵;交通接驳区内社会车占用机动车道违停 或违章上下客的现象较普遍,高峰时段交通秩序无法保障, 进一步加剧集散通道的拥堵状况。三是周边道路需求集中且 重大工程疏解压力大。现状东滨路功能混杂需求集中,且西 部通道侧接线、轨道 13号线等设施施工进一步加剧口岸交 通拥堵。
三、改善思路
1、 从根本上解决深圳湾口岸及周边交通问题的总体思
路为:一是口岸内部,结合轨道 13号线的引入,按照“公交 优先、三网融合、立体开发、人车分离、环境舒适”的原则, 围绕远期功能定位,进行立体化综合改造。二是口岸外部:
结合口岸综合交通枢纽的改造,将口岸进出交通、南山区对 外交通以及西部通道-沙河西快速联系交通等各类交通有 效分离组织。
2、 按照“片区统筹、远近结合、经济合理”的原则,结合 周边重大工程进展,拟分“三步走”策略,改善深圳湾口岸交 通:第一步一一缓解近期交通拥堵,为地铁疏解提供条件:
通过短平快的措施进行“平面化挖潜”;第二步(轨道站施工期 间)
一一保证施工期间道路通行能力、 口岸接驳能力不降低: 结合轨道交通疏解方案,合理利用周边临时用地,优化交通 组织;第三步(与轨道站点同步建设)一一基于远期需求预 测结果,结合轨道站投入使用,打造“立体化、综合交通枢纽”。
第二部分、深圳北站交通改善
一、 基本情况
深圳北站占地240万平方米,自广深港高铁和厦深高铁 开通后,客流增长迅猛。目前日均发送 150车次,日均发送
客流超过10万人次,节假日最高达到 20万人次以上,较 2012年增长了 。深圳北站长途客运场站目前开通 30
条线路,城市轨道4号线和5号线接入深圳北站,常规公

深圳湾口岸深圳北站交通改善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江湖故人
  • 文件大小31 KB
  • 时间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