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培训
一、 有限空间定义: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空间。
二、 有限空间作业存在危险:有限空间作业关键存在以下危害:
(一)中毒危害:有限空间轻易积聚高浓度有毒有害物质。有毒有害物质能够是原来就存在于有限空间内,也能够是作业过程中逐步积聚,比较常见有:
(1)硫化氢。如清理、疏通下水道、粪便池、窑井、污水池、地窖等作业轻易产生硫化氢。
(2)一氧化碳。如在市政建设、道路施工时,损坏煤气管道,煤气渗透到有限空间内或周围民居内,造成一氧化碳积聚,和在设备检修时,设备内残留一氧化碳泄漏等。
(3)苯、甲苯、二甲苯。如在有限空间内进行防腐涂层作业时,因为涂料中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溶剂挥发,造成有毒物质浓度逐步增高等。
(二)缺氧危害:空气中氧浓度过低会引发缺氧。
(1)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在长久通风不良多种矿井、地窖、船舱、冷库等场所内部,二氧化碳易挤占空间,造成氧气浓度低,引发缺氧。
(2)惰性气体。工业上常见惰性气体对反应釜、贮罐、钢瓶等容器进行冲洗,容器内残留惰性气体过多,当工人进入时,轻易发生单纯性缺氧或窒息。氮气、甲烷、丙烷也可造成缺氧或窒息。
(三)燃爆危害:空气中存在易燃、易爆物质,浓度过高遇火会引发爆炸或燃烧。
(四)其它危害:其它任何威胁生命或健康环境条件。如坠落、溺水、物体打击、电击等。
参与培训教育人员(署名)
注:1、项目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教育时填写此表;2、署名处不够时,应将签到表附后。
编号 有限空间作业培训统计表
培训专题 有限空间作业 培训对象及人数 培训部门 主讲人 统计整理人 或召集人
培训时间 地点 课时 培训提要:
三、 有限空间作业危害特点:
,属高风险作业。
,大多数情况下是完全能够预防。如加强培训教育,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实施操作规程,配置必需个人防护用具和应急抢险设备等。
。如船舱、贮罐、管道、地下室、地窖、污水池(井)、化粪池、下水道、发酵池等。
。
。如有限空间存在硫化氢危害同时,还存在缺氧危害。
。如开始进入有限空间检测是没有危害,不过在作业过程中忽然涌出大量有毒气体,造成急性中毒。
四、 有限空间作业采取方法:
(1)进入作业现场前,要具体了解现场情况,对作业现场进行危害识别和评定,并有针对性地准备检测和防护器材;
(2)进入作业现场后,首先对有限空间进行氧气、可燃气、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气体检测,确定安全后方可进入;
(3)对作业面可能存在电、高低温及危害物质进行有效隔离;
(4)采取通风净化等方法,使有限空间工作条件符合要求;
(5)进入有限空间时应佩戴隔离式空气呼吸器或佩带氧气报警器和正确过滤式空气呼吸器;
(6)进入有限空间时应佩带有效通讯工具,系安全绳;
(7)配置监护员和应抢救援人员;
(8)严格安全管理,落实作业许可。
参与培训教育人员(署名)
注:1、项目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教育时填写此表;2、署名处不够时,应将签到表附后。
编号 有限空间作业培训统计表
培训专题 有限空间作业 培训对象及人数 培训部门 主讲人 统计整理人 或召集人
培训时间 地点 课时 培训提要:
五、 有限空间作业关键责任人职责:
关键责任人应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推行以下职责:
(1)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有限空间作业责任人、作业者、监护者职责;
(2)组织制订专题作业方案、安全作业操作规程、事故应抢救援预安、安全技术方法等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3)确保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投入,提供符合要求通风、检测、防护、照明等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具;
(4)督促、检验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各项安全要求;
(5)提供给抢救援保障,做好应抢救援工作;
(6)立即、如实汇报生产安全事故。
六、 有限空间作业者注意事项:
有限空间作业前,一是要了解有限空间作业存在危害,增强防范意识;二是认真遵守操作规程,杜绝违章作业;三是要按要求佩戴个人防护用具和应急设备;四要定时接收有限空间专业培训。
这里尤其强调是:当发生急性中毒、窒息事故时,救援人员应在做好个体防护并配带必需救援设备前提下,才能进行救援。严禁贸然施救,造成无须要伤亡。
七、 应配置应抢救援装备:
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前,应为应
有限空间作业培训样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