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组意见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章节名称
方程的意义
课 时
第1课时
教学班级
猪场小学五年级(2)班
执教者
宁新海
一、教学内容及分析
教科书第1页的例1、例2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1~2题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方程的含义、体会方程就是一类特殊的等式。
过程与方法
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
难点
会列方程表示数量关系。
四、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与使用
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
资源准备及使用
天平 物品
五、教学过程(回顾、导入、新授、小结、作业的具体布置等环节)
一、教学例1
1.出示例1的天平图,让学生观察。
提问:图中画的是什么?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想到什么?
引导:
让不熟悉天平不认识天平的学生认识天平,了解天平的作用。
(2)如果学生能主动列出等式,告诉学生:像“50+50=100”这样的式子是等式,并让学生说说这个等式表示的意思;如果学生不能列出等式,则可提出“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
二、教学例2
1.出示例2的天平图,引导学生分别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
2.引导:告诉学生这些式子中的“x”都是未知数;观察这些式子,说一说写出的式子中哪些是等式,这些等式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讨论和交流:写出的式子中,有几个是等式,有几个不是,而写出的等式都含有未知数,在此基础上,揭示方程的概念。
三、完成练一练
1、下面的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1题
先仔细观察题中的式子,在小组里说说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再全班交流。要告诉学生,方程中的未知数可以用x表示,也可以用y表示,还可以用其他字母表示,以免学生误以为方程是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
2.完成练习一第2题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X k B 1 .
六、板书设计
方程的意义
X+50=100
X+X=100
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七、教学反思及总结
《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教学设计
章节名称
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1)
课 时
第2课时
教学班级
猪场小学五年级(2)班
执教者
宁新海
一、教学内容及分析
教科书第2~4页的例3、例4和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一的第3~5题。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
过程与方法
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难点
会用等式的这一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四、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与使用
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
资源准备及使用
天平 物品
五、教学过程(回顾、导入、新授、小结、作业的具体布置等环节)
一、教学例3
:我们已经认识了等式和方程,今天这节课,将继续学习与等式、方程有关的知识。请同学们看这里的天平图,你能根据图意写出一个等式吗?
提问:现在的天平是平衡的,如果将天平的一边加上一个10克的砝码,这时天平会怎样?
谈话:现在天平恢复平衡了,你能在上面这个等式的基础上,再写一个等式表示现在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关系吗?
,说说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是怎样变化的,你能分别列出两个等式吗?
、4组天平图,提问:你能分别说说这两组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各是怎样变化的吗?
谈话:怎样用等式分别表示天平两边物体变化前的关系和变化后的关系?
启发:这两组等式是怎样变化的?她们的变化有什么共同特点?
: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天平图,得到了两个结论,你能用一句话合起来说一说吗?
二、教学例4
,你能根据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吗?
:要求出方程中未知数的值,要先写“解”,要注意把等号对齐。
提问:解这里的方程时,分别怎样做就可以使方程左边只剩下x了。
三、巩固练习
1. 做练习一的第3题
2
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