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五中自主发展三年规划
(2010——2012年)
第一部分:2007—2009三年规划回顾
一、规划制定与实施
回顾过去的三年我校以高要求的管理为依托,以高标准的设施为平台,发挥优势,办出特色,通过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达到了创建和谐校园的最终目标。
提升了办学思想、营造了学术文化、确立了实验课题、完善了课程体系、加强教师培训、健全组织管理。构建了教师素质的可持续发展机制,营造师生共同学习成长的良好环境,实现了教学相长。
二、课程改革与教学
建立了具有五中特色的学校课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基础强化及奥赛辅导,科技大赛,计算机竞赛辅导,科技英语,英语口语、英语报刊阅读、语文作文大赛,名人传记,共青团爱心学校,中外名画家介绍,音乐欣赏等。
总结了学校在教学管理方面长期形成的经验,以适应新时期对教学改革的要求。修订《西宁五中课堂教学评估方案》,并作为重要的教学常规制度纳入学校的教学管理体系。
加强了教学流程常规管理,。
教师、教研组长、中层带课领导带头听课,中青年教师每学期均完成了教学后记4篇(不少于500字)、听课短评2篇(不少于300字)。
重视教学质量的动态监测、评估和考核,建立月考、统考制度,作好考前命题和考后质量分析工作;强化考风纪律,强化考试管理,充分发挥考试的检测、评价、反馈和激励机制。
进一步加强了学科基本建设,规范教学常规,提高教学效率。努力发挥教研组、备课组在教学科研、高考研究、学法指导、资料积累与整和等方面的作用。
强化了毕业班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制定科学的备考方略,加大备考的教研力度,掌握信息,精选套题,提高质量,切实减负增效 。
加强了学校的实验教学并将其纳入了年终考核机制。
三、教师发展
进一步完善了青年教师“青蓝工程”的培训计划,初步形成了具有五中特色的、以学校为中心的教师自培(或教师教育)模式。
在已有教师评价制度和政策的基础上,编制了《五中教师评价指标体系和实施方案》。
按照改革发展的需要,进一步系统地健全了教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四、学生发展
全面落实以学生自我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教育手段,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伦理眼光看待人生、自然和社会,学会用美学的视角观察人生、自然和社会,使学生初步具备了美的感悟力、理解力和洞察力。
积极探索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教育教学新模式。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育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了学生干部,使三个年级学生干部呈梯队型衔接。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方法、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锻炼学生干部组织校内大型文体活动。
通过军训、艺术节、运动会、篮球赛、纪念12•9系列活动,民族精神月系列活动以及市中学生运动会大型团体操的演练等大型活动培养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
五、教科研建设
构建了五中的开放性、研究性学术组织体系;校长室——教务处——各科教研组和图书室——教师
建立了“五中教育科研奖励基金”,奖励教师、管理人员在研究和发展中的显著成绩;奖励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创造性表现和成就。
展示了一批课堂教学革新的示范课,并予以全课录像,在说课、讲课、评课的基础上写成了个案分析研究报告。
优质完成了3个国家级课题,5个市级课题,五本校本教材的编撰刊印工作。
认真做好教师各级各类培训工作。完成每年度校长、教师远程教育培训工作;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及考试工作;全体教师的校本培训工作;教师支教工作;完成学校校本教研工作。
三年共出版六期教科研刊物《五中文苑》
六、学校环境与文化
积极推广环境教育,开设相关课程,提高学生环境意识,开展了“四创”活动。
遵循“整体规
西宁五中自主发展三年规划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