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法治水利 水利法规 水政体制 25 法治水利 水利法规 法与水利法规 国家大法中的水利条款 综合性国家水利法规 不同水利门类的单项法规 3 5 法治水利中国古代的法家祟尚法制治国。韩非说: “圣人之治也, 审于法禁。法禁明著则官治。必于赏罚。赏罚不阿则民用。民用官治则国富,国富则兵强,而霸王之业成矣。”他还主张,要使法令通行必需严格制定并广泛公布,让百姓人人知晓而易遵从。不过二千多年来法家治国的时间有限。而某些不得不然之立法,却历代相沿而不废。水利法规是其中之一。 水利法规 法与水利法规 4 在我国,水利法规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最初的水利法多是某个水利门类的单项法规,或附属在国家大法当中的有关条款,以后逐步完善, 至迟在唐代已有全国综合性的水利法典。 5 法治水利 水利法规 法与水利法规 5 5 法治水利 水利法规·月令》载:季春之月……命司空曰,时雨将降, 下水上腾。循行国邑,周视原野,修利堤防,导达沟渎, 开通道路,无有障塞——春秋末年国家大法中的水利条款《秦律十八种》之《田律》载: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壅堤水《唐律疏议》:“近河及大水有堤防之处,刺史、县令以时检校。若须修理,每秋收讫,量功多少,差人夫修理。若暴雨汛溢损坏堤防交为人患者,先即修营,不拘时限”。如果维修不及时致使造成财物损失和人员伤亡, 要比照贪污罪和争斗杀人罪减等处罚。还规定自然水体中的物产为公共所有,不得有权人霸占。否则, “诸占固山野陂湖之利者杖六十”。 6 5 法治水利 水利法规 国家大法中的水利条款唐代还有专门的建筑法规《营缮令》,其中也有关于堤防的条款,例如: 《文苑英华》中引用了《营缮令》的规定: “诸侯水堤内不得造小堤及人居其堤内外各五步并堤上种榆柳杂树。”唐律对后世有重要影响,例如, 《宋刑统》和《明会典》中有关不修堤防和盗决堤防致灾的量刑都和唐律基本相同 7 5 法治水利 水利法规 国家大法中的水利条款清代,除刑法中规定有水利条款外,关于典章制度的专书,更有详尽的水利条文,同样具有法律意义。其中光绪年间撰修《清会典》 100 卷和《清会典事例》1220 卷。《清会典事例》中河工占 19卷。海塘占 4卷,水利占 8卷,共计 31卷之多。条文规定得相当细致。以河工为例,内容包括河务机构、官吏设置、职责范围;各河工机构的河兵和河夫的种类数量及其待遇;各地维修抢险工程的经费数量及开支;河工物料(木、草、土、石、秸料、绳索、石灰等)的购置、数量、规格;各种工程(堤、坝、埽、闸、涵洞、木龙等)的施工规范和用料;不同季节堤防的修守; 河道疏浚的规格和经费,施工用船只和土车的配备;埽工、坝工、砖工、石工和土工的做法、规格和用料;河工修建保险期限的规定和失事的赔修办法;河工种植苇柳的要求和奖励办法;以及河工和运河禁令等。 8 5 法治水利 水利法规 综合性国家水利法规?唐《水部式》及其所体现的法律精神唐代《水部式》是现存最早的全国性的水利法规。现今所见到的《水部式》只是一个残卷,仅有 29自然条,约 2600 余字。其内容包括农田水利管理,水碾、水磨设置及用水的规定,运河船闸的管理和维护,桥梁的管理和维修,内河航运船只及水手的管理,海运管理,渔业管理以及城市水道管理等内容。这些事务都属于尚书省工部水部郎中和员外郎的职责范围。这部综合性水利法规的内容很丰富, 充分体现了法律的一些基本精神。 9 5 法治水利 水利法规 综合性国家水利法规?唐《水部式》及其所体现的法律精神首先,法律是用来衡量是非的,它的规定必须具体而明确, 不可以作它种理解。第二,水法的主要经济目标是保证对有限的水资源进行综合利用,以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第三, 权利与义务相联系,是水法的基本精神。 10 宋代元丰官制规定: “水部掌川渎河渠,凡水政,详立法之意, 非徒为穿凿开导修举目前而已”。强调指出, 水利部门不能只管眼前的水利建设,还要详定水法,加强管理。崇宁三年(1104) 宋政府还决定要继承元丰修明水政的做法。宋代所定之水利政策法规以熙宁二年(1069) ,由制置三司条例司颁行的《农田水利约束》最为著称。《农田水利约束》(又称《农田利害条约》,与唐《水部式》所不同的是,它是一部鼓励和规范大兴农田水利建设的行政法规,是王安石变法的主要产物之一。?宋《农田水利约束》及其效果 5 法治水利 水利法规 综合性国家水利法规
水利史(5-7)-2011-课件(PPT·精·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