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
有一次,他跟邻居家的孩子一起出城去玩,他们走着走着;忽然看见路旁有座荒坟,坟旁有 许多石人、石马。这立刻引起了华罗庚的好奇心, 他非常想去看个究竟。于是他就对邻居家
的孩子说:
“那边可能有好玩的,我们过去看看好吗 ? ”
邻居家的孩子回答道:“好吧,但只能呆一会儿,我有点害怕。 ”
胆大的华罗庚笑着说:“不用怕,世间是没有鬼的。”说完,他首先向荒坟跑去。
两个孩子来到坟前,仔细端详着那些石人、 石马,用手摸摸这儿,摸摸那儿,觉得非常有趣。 爱动脑筋的华罗庚突然问邻居家的孩子: “这些石人、石马各有多重 ?”
邻居家的孩子迷惑地望着他说: "我怎么能知道呢?你怎么会问出这样的傻问题, 难怪人家都
叫你’罗呆子’。”
华罗庚很不甘心地说道:“能否想出一种办法来计算一下呢 ?”
邻居家的孩子听到这话大笑起来, 说道:“等你将来当了数学家再考虑这个问题吧 !不过你要
是能当上数学家,恐怕就要日出西山了。 ”
华罗庚不顾邻家孩子的嘲笑,坚定地说: “以后我一定能想出办法来的。”
当然,计算出这些石人、石马的重量,对于后来果真成为数学家的华罗庚来讲,根本不在话 下。
金坛县城东青龙山上有座庙,每年都要在那里举行庙会。少年华罗庚是个喜爱凑热闹的人, 凡是有热闹的地方都少不了他。 有一年华罗庚也同大人们一起赶庙会, 一个热闹场面吸引了
他,只见一匹高头大马从青龙山向城里走来,马上坐着头插羽毛、身穿花袍的“菩萨” 。每
到之处,路上的老百姓纳头便拜,非常虔诚。拜后,他们向“菩萨”身前的小罐里投入钱, 就可以问神问卦,求医求子了。
华罗庚感到好笑,他自己却不跪不拜“菩萨” 。站在旁边的大人见后很生气,训斥道:
“孩子,你为什么不拜,这菩萨可灵了。 ”
“菩萨真有那么灵吗?”华罗庚问道。
一个人说道:“那当然,看你小小年纪千万不要冒犯了神灵,否则,你就会倒楣的。 ”
“菩萨真的万能吗?”这个问题在华罗庚心中盘旋着。他不相信一尊泥菩萨真能救苦救难。
庙会散了,看热闹的老百姓都回家了。而华罗庚却远远地跟踪着“菩萨” 。看到“菩萨”进
了青龙山庙里,小华罗庚急忙跑过去,趴在门缝向里面看。只见 “菩萨”能动了,他从马
上下来,脱去身上的花衣服,又顺手抹去脸上的妆束。门外的华庚惊呆了, 原来百姓们顶礼
膜拜的“菩萨”竟是一村民装扮的。
华罗庚终于解开了心中的疑团, 他将“菩萨”骗人的事告诉了村子里的每个人,人们终于恍
然大悟了。从此,人们都对这个孩子刮目相看,再也无人喊他“罗呆子”了。正是华罗庚这 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陈景润
陈景润一个家喻户晓的数学家, 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创立了著名的“陈
氏定理”,所以有许多人亲切地称他为 “数学王子”。但有谁会想到,他的成就源于一个故事。
1937年,勤奋的陈景润考上了福州英华书院,此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清华大学航空工程 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回福建奔丧, 不想因战事被滞留家乡。 几所大学得知消息, 都想邀
请沈教授前进去讲学,他谢绝了邀请。由于他是英华的校友, 为了报达母校,他来到了这所 中学为同学们讲授数学课。
一天,沈元老师在数学课上给大家讲了一故事: “200年前有个法国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
象:6=3+3, 8=5+3, 10
数学名人小故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