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和友期》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陈太丘和友期》处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五单元第25课,语文第一册联络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让语文世界和生活世界等同合一;提出语文素养这一宏观全新理念;重视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文学素养作为语文素养一个组成部分,对学生形成审美情操、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全部起着极大作用。本课作为古文阅读在第一册语文教学中起着关键作用。所以我确定教学目标(三维目标)是知识和能力:积累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基础内容。过程和方法:分析人物形象,获取情感体验。情感和态度:学习古人懂礼知义优异品格。教学重难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了解“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基础内容。
(二)、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分析人物形象,获取情感体验。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古代聪慧机智少年小说,学习古人智慧、老实、守信,尊重她人美德。
教学重难点: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感受文中人物性格特点,学会老实守信、礼貌待人
教学方法:
朗诵法
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穿越时空来认识一位儿童,她正沿着中华文化历史长河缓缓向我们走来,她从小明白知礼守信关键性,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她好不好?今天我们再次走进经典,学习《世说新语两则》中第二则《陈太丘和友期》。
初读课文,读通文句
(要求:1、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语气语气。)
1、部分学生范读课文,学生自评
2、老师范读,学生比较点评
3、分角色朗诵课文,注意语气语气
(女生:元方;男生:友人;老师:叙述者)
三、整体感知,疏通文句
(要求:1、自读《陈太丘和友期》,对照注释了解句意,在书上进行圈点勾画。2、合作学习,质疑解惑)
(一)书法科代表孔令佳同学疏通文意
期行:相约而行。期,约定。
期日中:约定时间是中午。
日中:正午时分。
舍:丢下。
乃至:(友人)才到。乃,才。
元方:即陈纪,字元方,陈寔长子。
尊君在不:你父亲在吗?尊君,对她人父亲一个尊称。不,通假字,通“否”,不在。
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委,丢下、舍弃。去,离开。
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父亲。
去:离开。
引:拉,这里指表示友好动作。
顾:回头看。
翻译全文。
(要求学生读一遍屏幕上翻译。)
陈太丘和好友约定好一起出行,预定时间是中午时分,不过,时间过去了,好友却还没有来到,陈太丘便不再等候友人就离开了。当她离去以后,她好友才来到。 陈太丘儿子陈元方当初年仅七岁,正在家门外做游戏。违约客人问她:“你父亲在不在家?”陈元方回复说:“父亲等候您很长时间而您却没有来到,已经离去了。”客人便发怒说道:“不是人啊!和人家约好一起出行,却丢下人家就离去了。”陈元方说“您和我父亲约定在中午时分见面,中午时间您却没有到,这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小孩子面骂她父亲,这便是没有礼貌。” 客人感到惭愧不安,忙下车前来拉元方表示好感。元方径直走入家门,根本不回头看那失信无礼人。
(二)语文科代表王一选同学总结
1
魏肖肖公开课样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