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改“三忌”
整改“三忌” 先进性教育即将进入整改提高阶段,党内外群众的关注度进一步提高。先进性教育能不能创建成群众满意工程,能不能切实解决一些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能不能认真触及一些积重难返的问题,能不能初步回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问题,关键取决于整改的效果。
要高质量地搞好整改,至少有如下“三忌”:
一忌敷衍应付,忙于过关。有的领导干部不能正视问题,要么是身居领导岗位,盲目优越感不少,自我感觉良好,看不到问题的严重性;要么是有畏难情绪,自觉不自觉地掩饰问题。由于有些问题涉及面广、利益关系复杂、政策空间较小、整改难度很大,因而采取躲躲闪闪、变相回避的态度。还有的领导干部本身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或涉及自身既得利益问题,或涉及一些在群众中反映敏感的问题等,因而难以痛下决心、从我做起、厉行整改。尽管这两种情况都客观存在,但由于缺乏真诚的态度即真改痛改的决心,又不得不过整改这一关,就只有采取敷衍应付的态度了。于是,在整改中就忙于做表面文章:或者是由秀才们炮制洋洋洒洒的“整改措施”,而其中涉及到关键性实质性问题的则闪烁其辞、不得要领,以此糊弄群众;或者是向群众作出种种漂亮的整改承诺,摆出一种整改的架式,以获得群众好感,而一旦整改“过关”,这些承诺的兑现就寥寥无几;或者是整改“雷声大、雨点小
”,只重视改那些“舆论易出彩的、浮在表面难度较小的、效果立竿见影的”,而不重视改那些容易得罪人的、积重难返的、涉及自身既得利益的。
二忌不抓主要矛盾,避重就轻。领导班子在抓整改时,不可避免地会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利益诉求、大大小小的问题反映、各种各样的矛盾形态。一个时间有限的相对集中的整改阶段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而应追求抓准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什么是主要问题从大的方面看,是涉及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是党员队伍尤其是干部队伍存在的重点问题,是党内外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但到一个具体的部门、单位,主要矛盾及主要问(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题则各具特殊性。那种不注重从部门、单位肩负的职能职责上查找整改问题,而把主要精力放在解决机关内部福利待遇问题上的现象;那种不注重解决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存在的突出问题,而只是强调普通党员中存在的一般问题的现象;那种对单位及行业系统出现的以权谋私、滥用权力、任人唯亲、严重的官僚主义等不正之风置若罔闻、轻描淡写,而对某些工作方式及程序的调整大肆宣扬的现象;那种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带有倾向性的问题绕道走,而热衷于易于宣扬的个别扶贫活动的
整改“三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