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奥林匹克风越刮越爽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了,神州大地上无处不吹拂着奥林匹克风。电视上开播了奥运专题、报纸上设置了奥运专栏、就连马路上都设置了奥运倒记时牌,听一听看一看到处都散发着奥运的气息。
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有30块金牌在顺义产生,这是顺义人的自豪和骄傲。我们更应参与到奥运活动中来,了解奥运、弘扬奥运精神,为奥运添光彩。
2005年12月我校举办了奥林匹克知识竞答活动。内容有:第一届奥运会举办的时间和地点,奥林匹克标志是什么,北京奥运会是第几届,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时间等。答卷的结果让我们很吃惊,学生对奥运的了解太少了,就连最基础的都不能答上来,看着一张张答卷真让人心里着急。作为2008年奥运会的主人,我们应该知道奥运、了解奥运并弘扬奥运精神,可现在的情况却是这样。
经过大家的认真分析、研究,最后决定新学期举办奥林匹克知识讲座,并将此次活动命名为“120秒奥林匹克风”,
下面我们就如何抓好这项活动给大家介绍一下:
一、制定活动计划。
活动目的:引导学生学习了解奥林匹克知识,参与奥林匹克活动。
活动时间:自2006年2月28日起每天课间操的前2分钟。
活动地点:教学楼前广场
参加人员:全校师生
组织人员:主管体育工作干部和体育教师
活动内容:讲说奥林匹克相关知识
活动方式:
二. 精心组织实施:
120秒的时间是短暂的,如何在这短暂的时间里达到良好的效果呢?我们进行了如下尝试。
。
我们讲座的内容涉及得很广,有奥运历史、奥运人物、奥运项目、奥运趣事,只要是对了解奥运有帮助的,我们都讲。用何种形式把这些知识传递给孩子使他们易于接受呢?我们的办法是:在编写时,注意情节的处理上吸引人,语言的组织上生动形象,在讲座的时候做到绘声绘色。
在介绍第一届奥运会的时间、地点时,我是这样讲述的:110年前,也就是1896年4月6日这一天,在希腊的雅典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14个国家的241名运动员跨过高山,越过海洋,聚在一起,举办了盛况空前的运动会,这就是奥运史上的第一届奥运会。讲述时广场上鸦雀无声,400多名学生听得聚精会神,他们被我的精彩讲述深深吸引住了。
。
结合国际体育赛事,介绍奥林匹克知识。在“不来梅”世乒赛时,我们利用这个契机介绍了乒乓球运动列入奥运的时间、项目的种类、比赛的方法及获得此项目的奥运冠军;“尤伯杯”羽毛球比赛时,介绍了羽毛球的相关知识。利用这个时机,鼓励学生收看电视转播,使学生能目睹到所介绍项目的实际情况,激发了学习相关知识的兴趣。那段时间,我校的乒乓球、羽毛球活动可火了,大家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
除了教师作为主讲人之外,,让学生融入到我们的活动中来,也是我们此次活动的初衷。为此,我们采取了两个措施:
(1)向学生征集奥林匹克知识讲稿。
(2)由学生主讲自己的奥林匹克知识讲稿。
实践证明:让他们来投稿,大家就在生活、学习中,处处留心对奥运知识的收集,从而学到更多知识;让他们来主讲,使他们能全身心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大家听得更有兴趣,因为故事
120秒的奥林匹克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