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
《网络综合布线》课程标准
信息工程系计算机应用教育教学部
二00八年七月十八日
目 录
第一部分 课程概念 2
一、课程名称:网络综合布线 2
二、课程编码: 2
三、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 2
四、课程类型:B类(理论课+实践课) 2
五、课程课时:64课时(理论32课时+实践32课时) 2
六、课程学分:4学分 2
七、课程性质:必修课 2
八、课程概述: 2
第二部分 课程设计 3
一、设计思绪: 3
二、学习情境门类设置 4
三、职业能力和职业标准要求 4
四、学习情境具体设计 6
第三部分 课程资源选择开发 15
一、教材选择 15
二、教材编写 15
三、学习单元设计 15
四、其它资源开发和利用 16
第四部分 附录 16
一、术语解释 16
二、参考文件 16
三、参考网站 16
第一部分 课程概念
一、课程名称:网络综合布线
二、课程编码:
三、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
四、课程类型:B类(理论课+实践课)
五、课程课时:64课时(理论32课时+实践32课时)
六、课程学分:4学分
七、课程性质:必修课
八、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开设关键专业课程之一,该课程关键培养网络工程施工中传输介质布线及网络连接件端接和网络布线系统测试能力,和网络布线系统设计能力。
学习领域“网络综合布线”课程设计
学习领域3
学习难度范围2
网络综合布线
时间安排
理论实践一体化:64课时
职业行动领域描述
网络综合布线是将网络传输介质和网络连接件根据专门要求和相关标准连接在一起。为此,需要有网络部件特征和功效知识,包含符合专业要求布线和连接标准,如配线架、T568B、直通线和交叉线等,另外还有网络拓扑结构和交换机级连、堆叠等类型。基础工作技术如工作区、水平、垂直、管理、设备间和建筑群布线,RJ45水晶头端接、模块端接、配线架端接,电脑和插座连接、交换机和配线架连接等。现在,依据网络规模复杂程度,这类任务性质也有很大不一样,如垂直干缆改变。
各学习场所学习目标
(学校)理论学习
学生对布线部件模块、面板、插座、双绞线、配线架、机柜及PVC管槽等连接标准,对工作区、水平、垂直、管理、设备间和建筑群布线标准,对RJ45水晶头端接标准T568B、直通线制作标准、交叉线制作标准、交换机和配线架连接标准等熟练掌握,并能实际进行网络布线和连接。学生深化其已经有知识和技术,方便能参与技术和产品创新和开发。
(企业)实践教学
学生在企业实际工作区、水平、垂直、管理、设备间和建筑群独立对布线部件模块、面板、插座、配线架、机柜及PVC管槽等进行布线安装,对RJ45水晶头、直通线、交叉线制进行端接,对交换机和配线架进行连接,并对网络进行测试。学生按摄影应任务要求,独立或参与网络布线连接,并使网络物理通畅。学生在团体工作中对所完成工作进行说明并给予反思,并同时指出可能改善提议。
工作和学习内容
工作对象
工作区、水平、垂直、管理、设备间和建筑群五个子系统;
模块、面板、插座、配线架、机柜及PVC管槽;RJ45水晶头、交换机。
工具方法组织
工具
网络布线图、布线部件说明书、压线钳、打线钳、双绞线钳、剥线钳、紧线钳、螺丝刀、冲击钻、扎带、网络测试仪等。
工作方法
现场勘察,任务分配;墙内墙外布线法;网络布线连接统计;网络测试统计。
劳动组织
内部任务分工;网络布线连接材料供给;集中或分散施工。
工作要求
符合要求网络布线配件;
符合要求网络布线连接标准;
符合要求网络测试汇报;
网络布线连接社会价值及规范(环境保护、电磁辐射保护、劳动保护)。
第二部分 课程设计
一、设计思绪:
本课程遵照教高[]14号、教高[]16号、教高厅函[]47号等文件精神,依据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本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具体应遵照以下标准:
,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角色转换为提倡者。
,应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说性知识为辅,即以实际应用经验和策略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概念和原理了解为辅。
,应以工作过程为参考系整合陈说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
,突出模块化设置,方便新技术新产品进入教学内容。
,要把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标准)考评项目和要求纳入到专业课程标准之中,为学生就业服务。
,要以真实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
网络综合布线课程标准样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