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广华实业商贸中心区概念设计方案说明
东莞广华实业商贸中心区概念设计方案说明
一、专案概述:
专案区位:
本专案位於广东省东莞市,北纬231>.02O,,。气温温和、多雨,四季变化不很明显,适宜户外活动。
本专案所在的东城区是东莞城市中心区的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东莞市新城中心,与其西侧的老城区遥相呼应。
用地周边环境及地理条件:
用地北邻东纵大道,,原址为东城区罗沙东站及东莞市汽车汽配二厂,东西南三方向均直接与其他开发地段相邻。
地块现状地形起伏较大,有两处凸起土丘,自然南北高差平均约10M,形成明显的北低南高之势。
二、SHOPPING MALL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SHOPPING MALL,通常被简称为MALL,起源於欧美,伴随著家庭汽车化和住宅郊区化而诞生,是现代工业文明和商业文明的产物,属於一种新型的复合型商业业态。不同的消费群体和男女老幼都会从中得到选择和满足。
MALL的原意是“林阴道”,现在也可译为“购物林阴道”,意指在MALL裏的多条步行街,身临其境购物、消费或漫步,犹如在林荫道上闲逛一样舒适和惬意。MALL的另一种字面上的解释为:“在毗邻的建筑群中或一个大建筑物中,许多商店和餐馆组成的大型零售综合体。”
受城市发展,消费、交通、旅游、气候等诸多方面因素影响,目前世界上规模较大的SHOPPING MALL多集中在美国、加拿大地区。其中,世界最大的MALL,加拿大埃德蒙顿的WEST EDMONTON MALL,面积达40余万平方米。大型SHOPPING MALL的概念已远不止於纯商业零售的范畴,而是将游乐、休闲、健身、住宿等多项功能集於一身,使之成为城市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较早期的SHOPPING MALL多为封闭式,几十万平方米的面积全部集中。目前在气候寒冷地区新建的MALL仍然要采用这种方式,投资相对较大。而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开放式的MALL在气候适宜的地区开始盛行。MALL的概念从“超级大空间”转变成了多栋建筑的组合体,室内外的环境融为一体,使购物、休闲更为轻松、自然。
MALL这样的商业业态,在欧美已有了几十年的历史。超大型的MALL,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风行美国、加拿大。其中,80年代以前,几乎所有知名的超大型SHOPPING MALL全都是室内封闭型的。1985年,美国SAN DIEGO市场中心的HORTON PLAZA落成,标志著开放式SHOPPING MALL时代的到来。
HORTON PLAZA总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由6栋独立的建筑组合而成,包括商店、餐厅、电影院和公共空间。在这座由一个变幻丰富的室外“街巷”串起来的巨大建筑中,人们发现室外的空间其实与室内部分同样重要,在某种意义上,甚至超过了室内实际商业空间的重要性。专案建设历时18个月,。发展商原本计划五年收回成本,实际运作上却远远超出了预期。开业的第一年,总计有2500万人次到访,并很快将周围的地段带旺,使市中心复苏。
其后的十几年间,在美国、日本、澳洲等,气候适宜的地区,又出现了很多这种大型开放式的SHOPPING MALL。如1989年落成的,美国加州NEWPORT BEACH的FASHION ISLAND;1992年在美国MINNEAPOLIS的BLOOMINGTON建成的MALL OF AMERICA(近40万平方米,为美国最大的SHOPPING MALL);1993年在美国LOS ANGELES落成的UNIVERSAL CITYWALK;1995年建成於美国LAS VEGAS的THE FREMONT STREET EXPERIENCE以及1996年日本FUKUOKA开业的CANAL CITY HAKATA等。
在欧美很多国家,SHOPPING MALL已成为人们购物活动的重要场所,其销售额已占社会消费品销售总额的50%左右。欧美大城市的发展,经历了城市化——居住郊区化——城市中心复兴的过程。80年代前的大型SHOPPING MALL,多建在市郊交通方便之处。而HORTON PLAZA 则落成於SAN DIEGO市中心,将郊区的人们又重新吸引回来。
在中国,象东莞这样的新兴工业城市,城市建设当吸取欧美国家上世纪城市发展的经验教训,在新城中心的规划中给商业、办公居住等各项功能以合理的结构搭配。避免城市中心区的功能因过分单一而衰退。同时也要避免许多国内中小城市商业布点零散无序而带来的活力丧失。一种规模适当、配套齐全、极具活力的,吸引人气的商业、办公、居住综合体,是新世纪城市中心区建设发展的恰当模式。
三、周边近似专案分析
本专案地处广东东莞东城区市中心,东城区的商业黄金地段。周边商家众多,商业氛围浓重。
东莞广华实业商贸中心区概念设计方案说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