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试验以土壤中微生物作为原材料,依据微生物各自生长特点,配制不一样成份微生物培养基。将微生物培养物或含有微生物样品在无菌条件下移植到培养基上培养,在分离出对应微生物后,对其进行深入纯化,然后观察其形态特征,并经过微生物生理生化反应对其种类进行判定,最终研究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生长影响。
关键字:培养基,分离,纯化,判定,环境条件
试验材料
1、分离细菌、真菌、放线菌材料:牛肉膏、蛋白胨、氯化钠、琼脂、马铃薯、蔗糖;可溶性淀粉、K2HPO4、KNO3、MgSO4·7H2O、FeSO4·7H2O等。新鲜土壤;培养基:灭菌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淀粉琼脂培养基、马铃薯蔗糖培养基(10mL装);试剂:5000U/mL链霉素液、%重铅酸钾液。
2、细菌、真菌、放线菌纯化和判定材料:菌种:大肠杆菌、枯草杆菌、荧光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前试验分离未知菌;培养基:淀粉培养基、硫化氢试验培养基、石蕊牛乳培养基、油脂培养基;试剂:碘液。菌种:枯草杆菌斜面;灵杆菌菌液;黑曲霉斜面。培养基采取:牛肉膏蛋白胨斜面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10mL)、马铃薯蔗糖培养基(10mL)、淀粉琼脂培养基(10mL);供试药剂:%碘酒,75%酒精,%HgCl2,5%石炭酸。
二、试验步骤
1、分离细菌、真菌、放线菌步骤
(一)、培养基配制
l. 培养基配制通常方法和步骤
(1)称量:根据培养基配方,正确称取多种原料放于搪瓷杯中。
(2)溶化:在搪瓷杯中加入所需水量(依据试验需要加入蒸馏水或自来水),用玻棒搅匀,加热溶解。
(3)调pH值(调pH也能够在加琼脂后再调),用1N NaOH或1N HCl调pH,用pH试纸对照。
(4)加琼脂溶化,在琼脂溶化过程中,需不停搅拌,并控制火力不要使培养基溢出或烧焦,待完全溶化后,补足所失水分,通常数量少,时间短无须补水。
(5)分装:在漏斗架上分装。依据不一样需要进行分装,通常制斜面装置为管高1/5 尤其注意不要使培养基粘污在管(瓶)口上以免浸湿棉塞,引发污染。
(6)包扎成捆、挂上标签。培养基分装好后,塞上棉塞,用防水纸包扎成捆挂上所配培养基名称标签。
(7)灭菌备用。灭菌后如需制成斜面,应在下磅后取出,摆成斜面(见图6-1)。培养基经灭菌后,必需放在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24h,如确无菌生长、方可使用。
2.三种培养基配方及具体配制方法
(1). 牛肉膏蛋白陈琼脂培养基(用于分离和培养细菌,是一个天然培养基)。
配方:
牛肉膏 3g
蛋白胨 5g
氯化钠3g
琼脂20g
自来水1 000mL
~
/cm2,25~30min
本试验将原配方配成多种浓缩液。多种浓度以下:30%牛肉膏、50%蛋白胨、30%氯化钠。以配制200mL培养基为例。
吸收30%牛肉膏2mL;50%蛋白胨2mL;30%氯化钠2mL;加入有刻度搪瓷烧杯中,然后用自来水补足到200mL。用玻棒搅匀,在电炉上稍加热,调 pH至 ,加琼脂4g,加热熔化,用玻棒不停搅拌,至琼脂完全溶解为止,趁热在漏斗架上装试管,(见图6-2)。装带有棉塞无菌试管,装置1/5试管高度共12支,作斜面培养基、用铝壳试管帽里装10mL。约试管高度 1/2以上,用作分离时倒平板用。
分装完成,以12支为一捆,用防水纸包扎成捆(图6-3),挂上标签,灭菌备用。
(2). 马铃薯(或豆芽汁)蔗糖(或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用于分离和培养真菌之用,是一个半合成培养基)。
配方:
去皮马铃薯(或鲜豆芽)200g
蔗糖(或葡萄糖)20g
自来水1000mL
琼脂20g
pH天然
灭菌(含蔗糖)(含葡萄糖) 30min
制备方法配制200mL培养基为例
取上皮马铃薯40g,切成小块、放入无刻度搪瓷杯中,加水200mL,置电炉上加热煮沸10min,用4层纱布过滤至具刻度搪瓷杯中,滤液加水补足至200mL。然后加蔗糖4g,加琼脂4g,加热熔化并用玻棒不停搅拌直至琼脂完全溶化分装试管,下面一系例步骤同配细菌培养基相同。
(3). 淀粉琼脂培养基(高氏一号Gause’I),用干分离和培养放线菌,是一个合成培养基。
配方:
可溶性淀粉
K2HPO4
MgSO4·7H2O
NaCl
FeSO4·7H2O
琼脂20g
自来水1 000mL
制备方法配制(以配制200mL)培养基为例:
吸收配方液:1%KNO320mL;1%K2 HPO410mL;1%MgSO4·7H2 O
浙大微生物大实验报告样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