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 攻
墨子简介
墨子名言
墨子思想
非攻题解
墨子简介
墨子(约前468年—前376)名翟,春秋末战国初鲁国人,出生于今山东省滕州市,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出身低贱,一生中除著书立说和教授门徒外,还参加过一些政治活动。墨子有著作传世,较能代表墨子学说和思想的有《尚贤》、《兼爱》、《非攻》。学说思想主要包括:兼爱,非攻,天志明鬼,尚同尚贤,节用,生活上奉行“以自苦为极”。墨家在战国时是一个重要的学派,与儒家并称“显学”。
《墨子》由墨子和各代门徒逐渐增补而成,其内容广博,包括了政治、军事、哲学、伦理、逻辑、科技等方面,是研究墨子及其后学的重要史料。
墨子名言
1、官无常责而民无终贱,有能刚举之,无能则下之。
2、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3、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4、兼相爱,交相利。
5、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6、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7、义人在上,天下必治。
8、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9、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10、天欲义而恶不义。
墨子思想
墨子的“非攻”与爱民,墨子主张“兼爱”,其实质是“爱利百姓”,以“兴天下大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所以墨家之徒的言论行动,皆以国家、百姓、人民之利为准绳。周朝进入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仍,土地荒芜,死者遍野,民不聊生,广大人民群众渴望弥兵息战,休养生息。墨子体察到下层的民情,代表小生产者及广大百姓的利益,提出了“非攻”的主张,就这一点讲,是有积极意义的。自古及今,不论什么形式的战争,其受害最深的首先是人民群众。为什么“非攻”,确立什么样的准则及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才能达到目的,在《墨子》一书中大致可以归纳以下几点。
非攻对后世的影响:
非攻,酷爱和平,是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一方面可以维护世界的和平,另外可以促进国家间的合作,从而促进世界的发展以及为人们的生存提供和谐的环境。 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和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和平是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互爱互利,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当今的世界已经变成了地球村,联系掌越来越紧密,所以和平对当代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美,反对霸权,积极防御,区分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重读墨子中的兼爱非攻思想主张是尤为重要。
非攻题解
非:非难,责怪
非攻:谴责攻打别国的侵略战争,非攻讲述战争的祸害,驳斥那些好战者所散布的战争理论,希望以此制止战争。
字音识记
鸡豚
tún
园圃
pǔ
栏厩
jiù
衣裘
qiú
攘人犬豕
rǎng shǐ
哎呦,不错哦~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
果园
指责
抓到
因为
损害
墨子 非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