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传媒内容产品的生产管理
(注:以采编为主)
第一节 绪论
第二节 生产活动的管理
1
管理课件
第一节 绪论
1、意义(重要):
1、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对精神生活水平要求的提高。
2、市场化生存,内容产品质量关系到生存、发展;
3、内容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大投入大产出,小投入不产出。影视剧制作请明星,记者采访住酒店)
4、内容产品注重时效;
5、内容产品社会影响巨大。
2
管理课件
2、生产管理的要求
有效:
效率——投入产出比好;(也可说是成本低)
效果——卖得好。
3
管理课件
3、生产活动特性(管理者应有的对其生产活动的看法)
一,制作单一内容产品,印刷媒体个体完成(一篇稿件),电波媒体集体完成(一个节目。更需团队精神)。
则:管理活动要有针对性。如电波媒体更强调团结精神,领导过程中注意协调等。
4
管理课件
二,对于符号及其所代表的意义而言,印刷媒体纯粹追求符号代表的意义;电波媒体比印刷媒体多了一定程度的偏重符号本身。
印刷媒体纯粹追求符号代表的意义,符号本身的处理不必考虑。
5
管理课件
电波媒体比印刷媒体多了一定程度的强调符号本身。
电视注重视觉形象,“花瓶”可做主持人,电台声音好可做主持人,但印刷媒体生产者必须有真水平;
电视剧思想内容未必多深刻或有教育意义,但演员一定要漂亮,打斗一定要精彩。
电台调频比调幅效果好,则往往收听率高,注重声音符号本身;实践中收音机因“口语化强”,被称为“情感沟通工具”、“心灵旅伴”,是通过符号本身即声音质量或语调。
6
管理课件
进一步:
电波媒体比印刷媒体更长于感性诉求。(感动、感官刺激达到娱乐放松效果。感官刺激在当前电影中更加明显。)
印刷媒体因为是透过符号看意义,不关注符号,更多地深入到理性层面。如与电波媒体相竞争,似应发挥其深度、引人深思,给人启发,对人有教育意义。
则管理实践中,对传媒生产的管理要注意有针对性。(如对电波媒体的生产进行管理时,要时时想到其偏重于感性诉求。)
7
管理课件
资料:《奇观盛景:好莱坞电影的巨片意识》
对电影生产活动特性的深入把握。
8
管理课件
第二节 生产活动的管理
一、报社
1、量化管理(控制职能)
2、编采合一(编采分离)(组织职能)
3、编辑责任制(组织职能)
4、《新闻出版保密规定》(中观管理层面)
5、报刊样本送缴制度(中观管理层面)
9
管理课件
1、量化管理
理论渊源: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对员工行为的激励(领导职能中的内容)与对员工行为的控制(控制职能)是同一硬币的两面。激励促使员工“努力去做什么”,控制确保员工“不去做什么”。
无激励,则员工可能循规蹈矩但无进取心;无控制,则员工可能为所欲为而不顾组织目标。
10
管理课件
传媒内容产品的生产管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