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致癌嫌疑?
案例回顾:
4月13日,美国某大学教授 Peter Vikesland向新闻界发布研究成果:《太爱干净可能对 你的健康和环境有害》,该文声称很多抗菌香皂中包含的抗菌化学成分三氯生,会和自来水 中的氯发生反应,产生挥发性物质三氯甲烷,而三氯甲烷被美国环保署列为可能的人类致 癌物。
4月15日, 英者马可 ?普里格根据Peter Vikeslands的观点写出了 《牙膏癌症警告》一文。声称包括高露洁等 品牌在内的数十种超市牙膏均含有三氯生,而
成为癌症警告的焦点。
该文在英国并未掀起波澜,但国内媒体纷纷爆炒,均在显著位置发布高露洁可能致癌 的消息。
4月18日,针对一些媒体关于高露洁牙膏可能含有致癌成分的报道,高露洁牙膏的 生产
商广州高露洁棕榄有限公司发表声明称,高露洁全效牙膏已经由全球各相关权威机构审查 与批准”。并表态:目前公司不会回收中国市场上的高露洁牙膏,必要的时候会给媒体一个 答复。
4月19日,Peter Vikesland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说,许多媒体对他的观点纯属断章取 义。
虽然Vikesland对他的观点作了解释,但是高露洁有致癌嫌疑的消息让消费者恐慌。 高露洁牙膏销量明显下降,甚至有人开始退货。许多网站发起了网上调查。 截至20日凌晨
0时15分,共有60025人参加了新浪网的网上调查,其中 54118人表示将不再购买高露洁牙膏,
仅5907人愿继续使用该 产品。这说明,不少网民对高露洁的信任几乎降至冰点 ;%的网
民过去信任高露洁品牌,但是现在愿意使用该品牌牙膏的网民仅占 %。”
4月21日,《南方周末》发布《高露洁致癌事件调查:谁制造了牙膏信任危机》,称所谓 高露洁致癌事件”,其实是由于媒体信息传递失真而制造的一起 公共卫生危机”。
Vikesland在接受该报记者采访时对《旗帜晚报》的报道表示遗憾: 这是一篇非常差的新
闻一一如果有人称其为新闻的话,它明显扭曲了我们的研究工作。我讲的也就是使用抗菌 洗洁精时可能发生的事情,怎么和牙膏扯上关系了呢 ?我的名字竟然出现在这样一篇报道之
中,真是让我非常失望。”
4月27日,高露洁棕榄公司副 总裁DavidWilcox及亚太区总裁高仕亚等一行紧急赶到中 国,召开新闻发布会,接受 150多家新闻媒体的挎问。在发布会现场,高露洁向记者出示了
两大证据:一方面,DavidWilcox等带来了 Vikesland教授的澄清录音;另一方面高露洁展示 了中华口腔医学会和中华预防医学会近期发表的声明,这两大机构确认:在中国所做的研 究发现,高露洁全效牙膏的独特专利配方非常有效。
尽管如此,但是此前表示关注此事件的会议进行表态。
至此,高露洁事件落幕。
案例点评:
1、 违背承担责任原则:在媒体开始爆炒其致毒嫌疑时,高露洁却只是公事公办地发表
声明,称 高露洁全效牙膏已经由全球各相关权威机构审查与批准 ”,让人感觉傲慢,毫无
诚意。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出于对于消费者的负责,我们会慎重对待此事 ”等等。在高露洁
并不能完全排除自已是否会致癌的情况下,却不敢勇于承担责任,只是一个劲地表示 目前
公司不会回收中国市场上的高露洁牙膏,必要的时候会给媒体一个答复 ”。如此言语,会
高露洁危机公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