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区特色化建设策略探讨
摘要:以特色为导向,就是要使园区主导产业鲜明,产业集中度高,产业关联性强,创新能力突出,污染能耗低,服务质量高。文章从五个方面入手对产业园区特色化建设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产业园区;特色化建设;产业集中度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01
当前,很多学者都意识到了国内产业园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研究给出了改进措施,但都不全面。特色产业园的提出给产业园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但是如何建设特色产业园区还没有系统的研究。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理论和方法。
一、提高产业集中度
特色产业园区首先要有一个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相关配套设施和服务的建设,企业的引进都要围绕此主导产业,根据产业关联度培植产业集群,形成产业链条。要利用比较优势,综合社会、人文等因素,鼓励优质骨干企业优先入园,利用其龙头带动作用吸引相同、相似、相近产业的中小企业入园,建立产前、产中、产后的关联性,延伸扩展产业链条。通过产业和企业的空间整合,优化企业空间布局和合作关系,使其适应专业化协作要求,共同推进创新和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升级,提高竞争力。借鉴产业集群形成的机理,人为推进中小企业的专业化集聚,整合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同类或相关企业之间的生产协作;企业共享园区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凭借地理上的靠近,加快生产要素的流通和资源的配置,扩大产业规模。对于产业集中度高的园区给予税收、土地供应、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激励其他园区效仿。
二、增强园区内企业关联性
首先,园区应该在招商引资时把好关,只允许彼此间有关联性,符合园区主导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入驻,要拒绝不相关的企业。其次,园区应从要素供给、需求以及关联企业的供需互补等方面入手,完善园区内集群的核心产业链。园区可以成立专门的采购和销售部门,鼓励企业将采购功能和销售功能外包,通过原料供应与市场开拓等业务的专业化经营,引导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分工,促使企业向专业化分工的方向逐步调整自身经营。再次,建立创新平台,引导企业之间合作进行创新研究和技术开发,共享技术创新带来的成果和利益,降低创新带来的风险。最后,建立平台促进企业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如园区内企业家协会、员工论坛、期刊杂志等),鼓励企业在园区内采购和销售,使园区内企业形成一体化网络,增强凝聚力。
三、创造有利的制度环境
政府应为园区招商引资创造有利的制度环境,通过发布相关法规以及入园的各种优惠扶持政策,引导资金、人才和技术创新资源向特色产业园区流动,鼓励园区建立多层次、宽领域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将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联系起来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鼓励企业创新的积极性。规范园区建设,制止单纯靠税收优惠、压低地价等措施来吸引企业入驻的行为,避免重复建设和盲目引进。规范企业行为,打击园内企业的恶性竞争,鼓励企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出台政策法规保护农民的利益,妥善解决失地农民和园区之间的矛盾,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建立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培训力度,鼓励入园企业招收农民入企。
四、构建循环经济模式
特色产业园区的特征除了主导产业鲜明,效益高,更重要的是它的低污染、
产业园区特色化建设策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