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钢筋施工规范
建筑工程钢筋工程施工规范
5 钢筋分项工程
钢筋分项工程是一般钢筋进场检验、钢筋加工、钢筋连接、钢筋安装等一系列技术工作和完成实体总称。钢筋分项工程所含检验批可依据施工工序和验收需要确定。
一 般 规 定
当钢筋品种、等级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说明:
在施工过程中,当施工单位缺乏设计所要求钢筋品种、等级或规格时,可进行钢筋代换。为了确保对设计意图了解不产生偏差,要求当需要作钢筋代换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以确保满足原结构设计要求,并明确钢筋代换由设计单位负责。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应严格实施。
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其内容包含:
1 纵向受力钢筋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
2 钢筋连接方法、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等;
3 箍筋、横向钢筋品种、规格、数量、间距等;
4 预埋件规格、数量、位置等。
说明:
钢筋隐蔽工程反应钢筋分项工程施工综合质量,在浇筑混凝土之前验收是为了确保受力钢筋等加工、连接和安装满足设计要求,并在结构中发挥其应有作用。
原 材 料
主 控 项 目
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等要求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需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检验数量:按进场批次和产品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验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汇报和进场复验汇报。
说明:
钢筋对混凝土结构构件承载力至关关键,对其质量应从严要求。一般钢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和《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13014要求。钢筋进场时,应检验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汇报,并按要求进行抽样检验。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应严格实施。
因为工程量、运输条件和多种钢筋用量等差异,极难对多种钢筋进场检验数量作出统一要求。实际检验时,若相关标准中对进场检验数量作了具体要求,应遵照实施;若相关标准中只有对产品出厂检验数量要求,则在进场检验时,检验数量可按下列情况确定:
1
当一次进场数量大于该产品出厂检验批量时,应旬划分为若干个出厂检验批量,然后按出厂检验抽样方案实施;
2
当一次进场数量小于或等于该产品出厂检验批量时,应作为一个检验批量,然后按出厂检验抽样方案实施;
3 对连续进场同批钢筋,当有可靠依据时,可按一次进场钢筋处理。
本条检验方法中,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汇报是对产品质量证实资料,通常应列出产品关键性能指标;当用户有尤其要求时,还应列出一些专门检验数据。有时,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汇报能够合并;进场复验汇报理进场抽样检验结果,并作为判定材料能否在工程中应用依据。
本规范中,包含原材料进场检验数量和检验方法时,除有明确要求外,全部应按以上叙述了解、实施。
对有抗震设防要求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级抗震等级,检验所得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1 ;
2 。
检验数量:按进场批次和产品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验进场复验汇报。
说明:
依据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要求,按一、二级抗震等级设计框架结构中纵向受力钢筋,其强度实测值就满足本条要求,其目标是为了确保在地震作用下,结构一些部位出现塑性铰以后,钢筋含有足够变形能力。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应严格实施。
当发觉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着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份检验或其它专题检验。
检验方法:检验化学成份等专题检验汇报。
说明:
在钢筋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若发觉钢筋性能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对同批钢筋进行专题检验。
一 般 项 目
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检验数量:进场时和使用前全数检验。
检验方法:观察。
说明:
为了加强对钢筋外观质量控制,钢筋进场时和使用前均应对外观质量进行检验。弯折钢筋不得敲直后作为受力钢筋使用。钢筋表面不应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以免影响钢筋强度和锚固性能。本条也适适用于加工以后较长时期未使用而可能造成外观质量达不到要求钢筋半成品
建筑钢筋施工规范样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