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二十五讲--梯形.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二十五讲 梯形
知识要点
: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一组对边平行而不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都是特殊的梯形)。


(1)边:两底平行,两腰相等。
(2)角:同一底上的两个底角相等,对角互补。
(3)对角线相等。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1)用定义判定;(2)同一底上的两个底角相等的梯形;(3)对角线 相等的梯形;(4)圆内接梯形是等腰梯形。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三角形的中位线可视作特殊梯形的中位线)

课前基础练习
( )



梯形
B
是正方形,则原四边形的对角线需満足的条件是( )
;;;

C
例题:
B
(2)如图,AD∥BC,S△AOD:S△COB=1:4,则AD:CB=( )
(A)1:6;(B)1:4;
(C)1:4;(D)1:2
例1.(1)下列三种说法:
①任意四边形两组对边中点的连线互相平分;
②任意三角形的一条中位线与第三边上的中线互相 平分;③梯形的两条对角线可能互相平分。
其中正确的有( )
(A)①②③;(B)①②;(C)①③;(D)②③。
A
B
C
D
O
D
,在梯形中,AD∥BC,中位线EF交对角线AC于点O,EF=9,且EO:OF=2:1,则BC=-----------
A
B
C
D
O
12
,AD∥BC,M是腰AB的中点,且AD+BC=DC。求证:DM⊥MC。
A
B
C
D
M
,已知,四边形ABCD中,AB=CD,AC=BD,AD≠BC。求证: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
A
B
C
D
证明:由已知AD≠BC,过A作AE∥CD,交BC于E。因为AB=CD,AC=BD,BC=BC,所以△ABC≌△DCB。所以∠ABC=∠DCB=∠AEB
E
所以,AE=CD,所以四边形AECD是平行四边形,即AD∥CE所以,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
,常见的添辅助线方法有:①平移腰;②平移对角线;③作中位线;④作高线;⑤延长两腰交于一点等。
,梯形ABCD中,AD∥BC,AD:BC=1:3,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E⊥BC,垂足为E,AE恰好过BD的中点F,∠FBE=300。
(1)求证:△AOF是正三角形;
(2)若BF和OF的长是关于x的方程x2-(k-2)x+k=0的两实数根,试求k的值,并求梯形ABCD的面积。
A
B
C
D
E
F
O
,在梯形ABCD中,AB∥CD,∠1=∠2,BC⊥AC,过B作AB的垂线交AC的 延长线

第二十五讲--梯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xc6688
  • 文件大小231 KB
  • 时间2020-11-2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