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殿
宫殿是宫城及殿堂的总称,是帝王生活起居和听政理事之所,具有居住和行政建筑双重特征。
1
建筑精选课件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早期
封建社会中期
封建社会晚期
清
明
元
宋
五代
唐
隋
南北朝
晋
三国
汉
战国
春秋
西周
商
夏
西夏
西夏
金
辽
2
建筑精选课件
在原始社会时期,有居住类和祭祀类建筑,宫殿类建筑还没有出现。
到了奴隶社会时期,宫殿建筑出现,但在周代之前,夏、商两代的宫室仍然处于茅草盖顶、夯土筑基的“茅茨土阶”阶段 。
3
建筑精选课件
夏朝时期的文化尚在探索之中,但是许多考古学家认为,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是夏末都城---斟郇。在这遗址中发现了规模很大的一号宫殿。其夯土台残高约80cm,东西约108m,南北约100m。夯土台上有面阔8间的殿堂一座,周围有回廊环绕,南面有门的遗址,反映了我国早期封闭庭院的面貌。殿堂的面积约350m,柱径达40cm。从殿堂柱列整齐、前后左右相对应、各间面阔统一等方面来看,木构架技术已有了较大提高。
。
4
建筑精选课件
在随后发现的二里头另一座殿堂遗址中,可以看到更为规整的廊院式建筑群。
5
建筑精选课件
在偃师二里头遗址以东五六公里处的尸沟乡,发现了一座早商城址,考古学家认为这是商灭夏之后所建的都城---毫,由宫城、内城、外城组成。宫城中已发现的宫殿遗址上下叠压3层,都是庭院式建筑,其中主殿长达90m,是迄今所知最宏大的早商单体建筑遗址。
在湖北武汉附近黄陂县盘龙城,发现了另一座商城遗址,城内东北隅有大面积的夯土台基,上列平行布置的建筑3座,推测可能是商朝某一诸侯国的宫殿遗址。
这是首次发现的前朝后寝分立的宫殿遗存。F1、F2、F3三块建筑遗迹南北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F1、F2为宫殿,F3为北廊庑。
F1:一座檐廊环绕的四室寝殿。
F2:一个大空间的厅堂,为处理政务的“朝”。
6
建筑精选课件
7
建筑精选课件
瓦的发明是西周在建筑上的突出成就,使西周从茅茨土阶的简陋状态进入了比较高级的阶段。西周的宫殿建筑发展成布局严整、分区明确的院落,并开始在屋顶上使用瓦。
西周时期的宫殿建筑迄未发现遗址。据战述,周代宫殿分前朝、后寝两部分。前部有外朝、内朝、燕朝三朝(又称大朝、日朝、常朝)和皋门、应门、路门三门。但《考工记》中所述的三门,经郑玄引用郑众的说法扩大为五门,故以后各代宫殿外朝部分都是“三朝五门”。
8
建筑精选课件
春秋时期,由于铁器和耕牛的使用,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贵族们的私田大量出现,奴隶社会的井田制日益崩解,封建关系开始出现。
战国时期,地主阶级在许多诸侯国内相继夺取政权,宣告了奴隶制时代的结束。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一跃成为强国,经过10年战争,终于攻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封建社会开始。
9
建筑精选课件
春秋战国时期,瓦开始普遍使用。
10
建筑精选课件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