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使用方法
一、 适应症:
、心肺复苏 。
二、 禁忌症:
没有绝对禁忌症。肺大泡、气胸、低血容量性休克、心肌梗塞等疾病应用时应降低通气压力而增加频率。
三、常见机械通气方法辅助通气方法
辅助通气方法(assistant mode)呼吸频率只决定于患者吸气努力频率和程度,而不受其它任何机械原因影响。因患者自主呼吸往往是不稳定,故呼吸频率及每次间隔时间全部不时发生改变。如上所述,辅助通气方法机械通气,靠传感器感知患者吸气努力引发回路内压力或流速改变来触发。在大多数情况下,传感器所能感知压力或流速阈值是可调整。阈值大小,称为触发辅助通气敏感度,其值愈小,则意味着敏感度愈高。
三、辅助-控制通气方法
将控制呼吸和辅助呼吸方法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辅助-控制通气方法(assist-control mode)。预先可依据潮气量大小及机体所需通气量,设定一最小通气频率(有定容呼吸机设定最小每分通气量)。如每分钟患者自主呼吸开启辅助机械通气次数大于或等于这一频率(或每分通气量超出或等于设定值),则控制呼吸部分不工作。如自主呼吸频率过低(或每分通气量过低),则自动由控制呼吸装置来补充。这种通气方法优点是,既许可患者建立起自己自发呼吸频率,也能在自主呼吸抑制或暂停时,确保必需通气量。
控制呼吸和辅助呼吸在压力波型上有区分。在辅助呼吸时,每次吸气压力波出现前,全部有一小向下凹陷波,此波即为患者吸气时产生开启负压。另外,从图中也可看出,因辅助呼吸频率由患者自发呼吸来决定,远不如控制呼吸那样有规律。
四、间歇强制通气
间歇强制通气(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IMV)是控制呼吸和自主呼吸结合。预先设定较低强制通气频率,在强制呼吸间隔时间内,患者可自由进行自主呼吸,并经过特殊机制吸进新鲜气体。实际上IMV和呼吸频率不足控制呼吸最根本区分是,后者在控制呼吸间隔时间内,如有自主呼吸发生,呼吸机不能为患者提供新鲜气体。
五、同时间歇强制通气
同时间歇强制通气(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SIMV)和IMV区分是SIMV每次强制通气全部由患者自主呼吸来触发。所以,SIMV也能够看成是自主呼吸和辅助呼吸结合,有时也称作间歇辅助通气(intermittent assisted ventilation,IAV)。
IMV和SIMV压力波形也有区分。插在机械呼吸机中间双向压力波形为自主呼吸,SIMV每次机械通气前全部可见到一向下凹陷触发负压波,而IMV则缺如。
六、压力支持通气
压力支持通气(pressure support vetilation,PSV)每次通气全部由患者吸气努力来触发,并接收预先设定支持压力。PSV是最近几年内发展起来机械通气技术,应用适宜,则可起到降低呼吸功消耗作用。
1. 间歇正压呼吸(intermittent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IPPV):最基础通气方法。吸气时产生正压,将气体压入肺内,靠身体本身压力呼出气体。
2. 呼气平台(plateau):也叫吸气末正压呼吸(end inspiratory positive pressure breathing,EIPPB),吸气末,呼气前,呼气阀继续关闭一段时间,再开放呼气,这段时间通常不超出呼吸周期5%,能降低VD/VT(死腔量/潮气量)
3. 呼气末正压通气(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在间歇正压通气前提下,使呼气末气道内保持一定压力,在诊疗呼吸窘迫综合征、非心源性肺水肿、肺出血时起关键作用。
4. 间歇指令通气(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IMV)、同时间歇指令通气(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SIMV):属于辅助通气方法,呼吸机管道中有连续气流,(可自主呼吸)若干次自主呼吸后给一次正压通气,确保每分钟通气量,IMV呼吸频率成人通常小于10次/分,儿童为正常频率1/2~1/10
5. 呼气延迟,也叫滞后呼气(expiratory retard):关键用于气道早期萎陷和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如哮喘等,应用时间不宜太久
呼吸机的使用方法样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