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 课程中文名称:灌溉排水工程学
二、 课程英文名称:
三、 课程编码:
四、 课程性质: 专业课
五、 学时数、学分数、开课学期、面对专业
学时:32;学分:2;开课学期:第七学期;水资、水利水电
六、 课程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的目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农田的需水规律和需水量计算,灌溉用水 过程、用水量的确定,灌水方法和灌水技术的应用,灌溉系统规划布置及设计施工与管理。利用灌 溉排水工程措施来调节农田水分状况及改变和调节地质水情,及消除水旱灾害,合理科学和利用水 资源,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
学习本课程须注意下列要求:
要深入了解各种农田水分形式对作物影响和机理及作物生长对水分状况的要求, 掌握利用势 能理论研究土壤水分运动原理及计算。
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选择合理的设计条件和计算方法,掌握作物需水量的计算、灌溉制度
设计,灌水率值的基本技能。
了解目前我国各灌区主要采用的灌水方法类型及原理,掌握各种节水灌溉技术的要素确定、 细部结构设计。
具有有压管道灌溉输水系统水力计算,管道布置的技能。
能够结合实际确定灌溉渠系的规划布置原则并能合理规划布置, 必须掌握灌溉渠道流量计算, 渠道纵横断面设计,渠系水工建筑物工作原理的基本内容。
具有绘制规划设计图纸、编制规划设计文件的技能。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水文水资源原理、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专业课。
先修课程:测量学、水力学、水文与水利计算、土壤物理学。
后续课程: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施工等专业课。
八、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以课堂授课为主,辅以多媒体课件和节水模型讲解。
九、 考核方法:
闭卷考试,考试内容覆盖全部讲授内容;
课程成绩评定:平时作业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和出勤相结合的方式评定成绩。
十、选用教材参考书目:
教 材:〈〈灌溉排水工程学》,史海滨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6年8月
参考书:〈〈农田水利学》 武汉大学 郭元裕主编
〈〈农田水利学自学指导教材》农大内部出版。
卜一、教学进程安排表:
序号
章节教学内容
学时
理论
实践
合计
1
第一章绪论
1
1
2
第二章农田水分状况
4
4
3
第三章作物需水量和灌溉制度
8
8
4
第四章灌水方法
7
7
5
第五章田间工程
2
2
6
g章灌溉渠道系统
8
8
7
第七章灌溉水源和取水方式
2
2
十二、主要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绪论
一、 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灌溉排水工程状况和国内外发展状态及研究的对象、基本内容。本章讨
划1学时。
二、 课程内容
第一节我国水资源状况与水利事业
第二节 我国不同区域的灌溉排水事业
不同区域灌溉排水的类型、特点,解决北方水资源短缺的南水北调战略措施,国内外发展状态;
第三节 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和基本内容
主要研究对象、学习基本内容,学习方法。
三、 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一) 教学重点及难点:
研究对象的分类、特点及基本内容
(二) 教学手段及教学环节
板书面授
第二章 农田水分状况
一、 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了
灌溉排水工程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