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舞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乐感舞蹈是一门艺术, 其依靠音乐、美术、戏剧的帮助, 来让舞者用自己的身体动作来表达出舞蹈内在的情感内容, 从而为观众带来美的享受。为了能够让舞者更好的将舞蹈情感表达出来, 就必须要追求舞蹈与音乐的和谐统一, 舞者想要达到这种境界, 必须要具有极为良好的乐感。实际上在大学舞蹈教学当中, 就已经开始强调乐感培养了, 但其对学生的乐感培养效果最终都不甚理想, 这对于学生日后的舞蹈表演带来了不利因素。为了避免这些不利因素影响学生在舞蹈方面的发展,做好对学生的乐感培养至关重要。一、乐感培养在舞蹈教学中的意义(一)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舞蹈意义乐感是一个舞者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在大学舞蹈教学过程中乐感与舞蹈是不可分割的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只有培养出学生的乐感, 才能够让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到舞蹈当中的意境和音乐当中的情感, 从而更为恰当地将两者融为一体, 并合理地利用舞蹈将其展现出来。在教学过程中, 由于很多学生并非从小就学习舞蹈, 为了满足舞蹈对学生身体柔韧度和协调性的要求, 教师不得不硬性要求学生做一些拉伸运动, 这对于学生来说不仅难度非常大, 而且极其痛苦, 很多学生会因此而产生畏难心理而放弃学习舞蹈。想要改变这种情况的出现, 教师必须要先对学生的乐感进行培养, 然后依靠自身的优美示范来让学生感受到舞蹈的魅力所在, 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到舞蹈的意义, 让他们产生舞蹈学习兴趣。同时依靠乐感对舞蹈的有效引导, 来降低学生对舞蹈的心里戒备, 让他们以愉快的身心去进行舞蹈训练,以便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二)能够提升学生对舞蹈的审美情趣“每一只舞蹈都有一个故事, 每一位舞者都是一名艺术家”。优秀的舞者要具备的综合素质有很多, 相对于高超的难度动作而言, 如何将舞蹈的情感表达出来, 也是考验舞者舞蹈水平的重要标准。在目前的舞蹈教育模式下, 很多学生都成为了舞蹈技术高超, 但情感表达欠佳的舞者。这种舞者在进行舞蹈时, 所给观众的感受就是缺失一种灵魂, 舞蹈不知道想要表达什么, 其实这正是因为舞者乐感缺失而导致的问题。在进行舞蹈学习过程中, 学生想要完美地诠释一个故事、一个人物, 就必须要先深刻的理解故事的内容和人物的性格, 而这些都来自于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来自于他们审美情趣的提升。通过反复的聆听让学生感受故事当中的内容, 体会到人物情感的表达, 才能够让他们深刻的了解整只舞蹈的意义, 从而依靠自己的理解,在音乐的完美配合下将舞蹈真正地诠释出来。二、舞蹈教学中乐感培养的问题(一)对乐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于艺术而言, 舞蹈和音乐是不可分割的, 每一只优雅的舞蹈背后都必然会有一曲优美的音乐来对其意义进行诠释, 这是舞蹈这种艺术形式的特质。然而, 纵观当下的高校舞蹈教学模式而言,对于学生的乐感培养都存在不足,这是教师对乐感重视程度不足的表现,这对于学生未来的舞蹈发展道路影响是十分不利的。音乐与舞蹈是共同体的存在, 一个对音乐没有理解的舞者, 很难真正的诠释出舞蹈的意义, 甚至无法顺利完成舞蹈的表演, 这对于一名舞者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然而, 由于教师对乐感的重视程度不够, 使得学生没有接受到应有的乐感培养, 这使得学生成为了舞蹈技术出众、但表现能力薄弱的“跛脚舞者”。当他们在进行舞蹈表现时, 给人最为直观的感受就是“舞蹈是舞蹈、音乐是音乐
浅谈高校舞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乐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