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录第一章工件的工艺分析………………………..1 第二章定位方案设计…………………………… 2 第三章对刀--- 导引方案设计…………………… 4 第四章夹紧方案设计…………………………… 5 第五章夹具体设计……………………………… 6 第六章其它装置设计…………………………… 7 第七章技术条件的制定………………………… 8 第八章夹具精度分析…………………………… 10 第九章夹具的工作原理简介…………………… 11 第十章参考文献………………………………… 11 2 第一章工件的工艺分析工件的结构和特点由图知,其材料是 45钢。该材料综合力学性能好,机械加工性较好,适用于各种受力较大、具有一定耐磨性的零件。该零件符合轴的结构设计即中间大,俩头小。该零件上的主要加工面为 A面、C面和?12H9 的孔,? 12H9 的孔的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要求较高,与?40的圆柱的垂直度为 ,孔的对称度为 ,与?40圆柱左端面的公差为 , 由于各表面是不同的它们之间有误差 的公差是很难达到的, 但在孔的右边有一个?12N7 的工艺孔, 这个工艺孔的中心与?40 圆柱的左端面的公差是 根据尺寸链可知只要保证了公差 的公差则一定能保证。因此加工的时候在工艺孔内插入定位销来保证 的公差。?12H9 的孔的表面粗糙度 ,这意味着该孔的加工不可能一次完成,它必须经过钻- 扩-铰来完成。由有关资料,有关面和孔上午加工的经济精度及机床能达到的位置精度可知,上述技术要求是可以达到的,零件的结构工艺性也是可行的。图 1-13 形块挡块销挡块销套筒第二章定位方案的设计因本次设计的夹具为——钻扩铰? 12H9 的孔。该夹具适用于 Z3025 摇臂钻。一、基准选择分析从对工件的结构形状分析,该零件属于轴类零件俩端都有螺纹,左端还有键槽,这些都有利于工件的定位与夹紧。由于钻的是通孔所以 Z方向的移动可以不必限制,又该零件是在圆柱上钻孔所以 Y方向的转动不必限制。因此该零件只需限制住四个自由度。但零件与? 40圆柱左端的位置精度要求较高,这给定位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得在左端的工艺孔内插定位销来实现准确定位。零件以? 40圆柱左端的表面在夹具上定位,属于小平面定位限制了 2个自由度,还余二个自由度必须限制。那种方案更合理呢? 二、方案对比方案一如图 2-1 在? 12n7 的孔内插入一个菱边销限制一个自由度即 Y方向的移动,再在工件的右边放一个半圆套限制工件的四个自由度,即 X, Z方向的移动和 X, Z 方向的转动。这种定位方案在原理上分析是合理的,夹具结构也很简单。但由于因为其工件的左端面属于毛坯面,又因为结构原因,菱边销起到的作用不大,且工件的夹紧也不方便。这个方案不宜采用。方案二如图 2-2 在? 12n7 的孔内插入一个菱边销限制一个自由度即 Y方向的移动,再在工件上套入一个套筒限制工件的四个自由读,即 X, Z 方向的移动和 X, Z 方向的转动。这种方案定位可靠,夹紧也很方便。因此这个方案是可行的。图 2-1图 2-2 4 快换钻套第三章对刀---- 导引方案设计一、钻套的选择由于该夹具属于钻模,所以该夹具的导引装置是钻套。钻套又分为 1、固定钻套,它的特点是直接压入钻模板或夹具体上的,其外圆与钻模板的配合,因此钻套磨损后不易更换。 2、可换钻套,它的特点是在磨损后,可以随时更换,因为它在钻模板与钻套之间加了衬套。 3、快换钻套,它的特点是当加工同一孔时需要更换几把刀具依次进行钻、扩、铰孔加工时,则要求钻套孔径适应不同刀具的需要。为了缩短钻套更换时间,应采用快换钻套。在更换钻套时, 只需要将它反时针方向转动,使钻套上削边部分对正螺钉头部,即可快速取出。 4 、特殊钻套它的特点是工件的形状或尺寸的限制,不能采用上述标准钻套时采用的。由于该孔的表面质量要求较高,不能一次加工出来,它需要经过钻——扩——铰才能达到加工要求。按照上面所述应该选择快换钻套。(附图 3-1 )图 3-1 二、钻套内径与公差带的确定钻套的结构尺寸在标准中已有规定,设计时,可以参照国标或有关手册。但钻套的内径及公差带的确定要自行设计。因为钻套与刀具的配合间隙的大小,直接影响被加工孔的位置精度,因此应根据钻套所引导的刀具种类和被加工孔的精度要求按照下述方法确定钻套的内径与公差带。 1、钻套内径的基本尺寸,应等于所引导刀具的最大尺寸。 2、因为由钻套引导的刀具,都是标准的钻头、扩孔钻、铰刀这一类定尺寸的刀具,所以钻套内径与刀具的配合,应按基轴制来选定。 3、钻套内径与刀具之间,应保证有一定的配合间隙,以防止俩者发生咬死现象。一般根据所引导的刀具的种类和工件精度要求来选取钻套的公差带,扩孔和钻孔时选
钻模设计说明书.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