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法律社会学研究教师姓名:易益典田野调查:一种新的法学研究方式——读苏力《送法下乡》班级: 0902 学号: 091030056 专业:宪法与行政法学姓名:杨建锋一、引言苏力的这本《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以下简称《送法下乡》)是 200 0 年 10 月份出版的,与其之前的《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在当时引起中国法学界的一股学术讨论潮。而那时, 我还在读初中。对于法学界, 对于苏力这样的人物当然是一无所知。即便是到了本科, 我也还没自觉到会翻阅法律社会学方面的书籍来看。直到这学期学校为我们设置了法律社会学这门课, 老师为我们推荐了《送法下乡》这本书后, 我才有幸读到了这本十年前搅动中国法学界的著作。作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平时接触最多的就是经典宪法学与行政法学。课堂或书本上讨论最多的无外乎正义、平等、司法独立、法律保留等问题。研究方法也只限于文本分析、法条分析、比较研究、历史研究的方法,此外也注重一些实证研究的运用。但此种实证研究可能是由于学生身份的能力有限, 只停留在一些资料、案例、新闻报道的引用和分析上。而阅读苏力先生的这本《送法下乡》却给了我这样的学生一种全新的视角, 一种在研究方法上的新鲜感。当然, 苏力先生的文笔以及其知识的广博度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就时常让我发出感叹, 引人入胜的写作技巧也是焕然一新。在这我想谈的却是苏力先生写这本书时所用的一种最务实的研究方法,大多数人称之为:田野调查。二、对“田野调查”法学研究方法的一点认识何为“田野调查”?纵观这本书,我所理解的田野调查就是,作者试图走近他想要研究的对象,采用访谈、记录、观察、调查等形式,通过经验判断和归纳等方法得出研究结论。在第一章“为什么送法下乡? ”中, 作者介绍了下乡收贷案。由这个案件的分析, 作者得出了: 第一, 今天的司法下乡是为了保证或促进国家权力, 包括法律的力量, 向农村有效渗透和控制。第二, 传统的、强大的国家权力能够受到人文空间因素的影响而变得与人们一般的想象不同。即权力关系是可能发生流变的。第三, 下乡是国家权力试图在乡村中创造权威的战略性选择。虽然下乡本身可能损害司法权威。但是基于自身职权, 下乡是必然的。此时需建立一种局部的、暂时的权力支配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 调解便是它实施权力的有效工具。第四, 司法在当代中国不可避免地具有很强的政治色彩, 它的功能不仅仅限于西方经典司法理论对司法的功能界定:纠纷解决和规则确定,而是现代民族国家建立的一个组成部分。正如作者自己在结语所说的那样, 对于他的分析也让我有点儿吃惊。我以为传统法学的研究方法无法得出这样的结论。正是由于作者的“田野调查”方法才使得对司法下乡的分析表现出了一种全新的学术感受。在下乡收贷案中, 作者并不是简单的对下乡的法官进行采访, 或者对执行情况进行记录, 也没看相关的裁判文书。就这么一个简单的执行案件, 作者跟随着法官一起, 参与了这个执行案子的全过程, 对执行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进行关联性思考。比如其对陪同下乡的民警, 同村的村干部, 甚至包括从北京来的作者本人在这起案件中的作用进行了思考。通过作者丰富的社会经验, 从经验层面上对他们的作用进行了猜测也好, 总结也好, 总之作者的经验归纳让我们一下子就想通了是怎么一回事, 引得了读者的共鸣。还比如其对权力流变的论述, 也是
送法下乡读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