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之人物篇
.
1、“智绝”---- 诸葛亮
形象:面如冠玉,眉清目朗,纶巾羽扇,鹤氅皂绦。
性格:号卧龙。
有经天纬地之才,鬼神不测之机。是“千古良相”的典范。
谥为“忠武侯”
.
情节:
火烧博望
火烧新野
舌战群儒
草船借箭
挥泪斩马谡
借东风
空城计
三气周瑜
智取汉中
七擒孟获
六出祁山
.
精彩片段:
三分隆中决策、
博望皱初用兵(火烧博望坡)、
火烧新野、
吞战群儒、
智激周瑜、
草船借箭、
七星坛祭风、
三气周瑜、
智取汉中、
.
巧布八阵图、
七擒盖获、
智取三城、
六出祁山、
失街亭、
空城计、
斩马谡、
木牛流马等。
.
1、初出茅庐(第三十九回 荆州城公子三求计博望坡军师初用兵)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曹操命大将夏侯悙引兵十万杀奔新野。关羽、张飞对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将信将疑。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调赵云回来担任前部诱敌,刘封、关平带人埋伏负责放火。曹将夏侯悙果然轻敌上当,不听部将劝告,长驱直入,被大火烧得死伤无数,又遭各路伏兵夹击,损兵折将,丢弃博望城,逃回许昌。诸葛亮一战成名,使刘备及手下大为敬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
2、火烧新野(第四十回 蔡夫人议献荆州诸葛亮火烧新野)
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卷土重来,派曹仁和曹洪大军进攻新野。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曹军进城之后住入了民房。夜里狂风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刘备军往城里射火箭。大火迅速烧起来。曹兵逃奔出城,被刘备军截杀,大败而归。
.
3、舌战群儒(第四十三回 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
曹操大军沿江结寨,准备并吞江东。东吴君臣惊疑忧惧,是和是战难以定夺。诸葛亮运用谋略,与东吴群臣纵论天下大事,巧舌辩驳,说服他们和孙权要与刘备联合抗曹。才有后来的赤壁之战。此成语原指与众多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指与很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
4、智激周瑜(第四十四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操)
孔明曰:操本好色之徒,久闻江表乔公二女有沉鱼落雁之容,闭目羞花之貌。操曾发誓:“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恨矣。”今虽引百万之众虎视江南,其实为此二女也。将军何不以千金买此二女.差人送与曹操。操必班师矣。此范蠢献西施之计,何不速为之?周瑜听罢.勃然大怒,离座指此而骂曰:“老贼欺吾太甚!”
.
5、孔明借箭(草船借箭)(第四十六回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周瑜刁难诸葛亮,令其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却立军令状三天完成。他前二天按兵不动,暗中叫鲁肃备大船二十,各船扎草人千个。第三天四更,江上大雾迷漫,诸葛亮率船到曹军水寨前擂鼓呐喊佯攻,曹军怕中计,下令弓箭手向江中射箭。这一妙计使诸葛亮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任务。
.
高考语文 三国演义之人物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