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亲的爱
爸爸的花儿落了
林海音
作者简介 字词积累 理清脉络 叙事特点
人物分析 语言赏析 拓展迁移 课后作业
作者简介
林海音(1918—2001)
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 原籍台湾,童年在北京 生活,1948年回台湾。 她的创作丰富,有散文 集《两地》、短篇小说 集《城南旧事》、长篇 小说《春风》《晓云》、 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等。
字词积累
鸡毛掸子:
咻咻:
玉簪花:
骊歌:
肿胀:
叮嘱:
恐惧:
花圃:
dǎn
xiū xiū
zān
lí
zhǒng zhàng
dīng zhǔ
kǒng jù
pǔ
用鸡毛捆在柄上捆扎成的除尘工具。
象声词。
告别的歌。
叮咛,再三嘱咐。
畏惧,害怕。
字词积累
挪窝儿:
麻渣:
哭号:
抽屉:
栅栏:
徘徊:
nuó
从原来的地方搬开;搬家。
亚麻、芝麻等种子榨油后留下的渣滓。
zhā
放声大哭。
háo
chōu ti
zhà
用竹、木、铁条等做成的阻拦物。
páihuái
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
.
理清脉络
爸爸的花儿落了
毕业典礼前
毕业典礼中
毕业典礼后
粉红色夹竹桃花
满院零落的花儿
回忆爱花的爸爸
一语“双关”
实指——
爸爸种的夹竹桃的败落
象征——
天性爱花的爸爸的辞世
含而不露、哀而不伤
双线交织,脉络清晰
.
文章题目为“爸爸的花儿落了”,与题目相应,文章也多处写到花,如开头由衣襟上的夹竹桃引出爸爸生病住院,结尾用“垂落的夹竹桃”回应前文,点出爸爸已不在人间,中间还写了爸爸的爱花,可以看出“花”是作为贯穿小说始末的。
“花”
它结构中起怎样的作用?
线索
.
贯穿全文的线索“花”以外,还有什么呢?
毕业典礼
.
爸爸没有参加“我”的毕业典礼,“我”想起昨天在医院看望爸爸的情景。
“我”想起爸爸逼“我”上学的事。
“我”想起院里的花今年都没有上肥,而爸爸平时最喜爱花。
毕业典礼上“我”认识到自己已经长大了,想起过去爸爸让单独去汇钱的事。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长大了。
一、(1-12)
二、(13-31)
三、(32-34)
四、(35-53)
五、(54-68)
毕业典礼前
毕业典礼中
毕业典礼后
文中哪些写的是眼前事,哪些是回忆过去的事,回忆的事情是怎样引出的?
衣襟上的夹竹桃
医院探望
眼前
回忆
探病时的话
六年前赖床受罚
礼堂钟声响了,爸爸不能来,不能料理花儿
爸爸爱花的情景
韩主任讲话,我们唱骊歌
爸爸要 “我”闯练,叫“我”到银行汇款给日本的陈叔叔
毕业典礼回来,看见零落的花儿
意识到
自己已经长大
插
叙
初一语文《爸爸的花儿落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